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关系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被引:24
作者
张俊峰 [1 ,2 ]
张安录 [1 ,2 ]
董捷 [1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2] 湖北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碳排放强度; 脱钩指数; 武汉城市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X196 [环境经济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2 ; 0201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测算其土地利用集约度和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对城市圈土地利用集约度和碳排放强度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利用相关性分析和脱钩模型对城市圈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利用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研究表明:2002-2010年武汉城市圈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上是提高的,2010年为0.8051,年均增长2.06%,但其内部城市单元土地利用集约度差异明显;2002-2010年城市圈土地利用平均碳排放强度逐年增加,2010年为0.1008万t/km2,年均增长10.42%,处于"倒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城市圈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利用碳排放呈高度正相关,总体上处于未脱钩状态,但已有明显脱钩趋势,说明城市圈土地利用正朝着高水平、低排放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17 / 7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湖南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 [J].
赵先超 ;
朱翔 ;
周跃云 .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03) :941-949
[2]   城乡土地精明利用测度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J].
曹伟 ;
周生路 ;
吴绍华 ;
王军 ;
檀学勤 ;
张忠金 ;
陈理凤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1) :1-7
[3]   基于协调度模型的甘肃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J].
张丽萍 ;
刘学录 ;
马晓婧 .
浙江农业学报, 2012, 24 (05) :891-897
[4]   利用云模型评价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 [J].
王明舒 ;
朱明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0) :247-252
[5]   安徽省会经济圈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益 [J].
孙贤斌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3) :394-401
[6]   基于“两型社会”的武汉城市圈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J].
张俊峰 ;
董捷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1) :111-116
[7]   陕西省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益研究 [J].
苏雅丽 ;
张艳芳 .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 (01) :152-156
[8]   脱钩指数:资源消耗、废物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定量表达 [J].
陆钟武 ;
王鹤鸣 ;
岳强 .
资源科学, 2011, 33 (01) :2-9
[9]   广东省碳源碳汇现状评估及增加碳汇潜力分析 [J].
匡耀求 ;
欧阳婷萍 ;
邹毅 ;
刘宇 ;
李超 ;
王德辉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2) :56-61
[10]   低碳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J].
赵荣钦 ;
刘英 ;
郝仕龙 ;
丁明磊 .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17 (05) :19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