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4—11日淮河流域强降水过程的水汽收支分析

被引:19
作者
陈晓红
余金龙
邱学兴
张娇
机构
[1] 安徽省气象台
关键词
强降水过程; 势函数; 流函数; 水汽收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通过对水汽通量向量的势函数和流函数分解以及水汽方程的诊断计算,分析了2005年7月4—11日淮河流域强降水过程水汽收支情况。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主要水汽来源于菲律宾经南海向北转向流入我国中东部地区的较强盛的水汽输送带。这条水汽输送带由两部分组成:起重要作用的是强中心位于太平洋上,沿热带赤道以南地区一致向西到达菲律宾的水汽流,另一部分是沿赤道南侧的东风气流,在非洲东岸索马里附近越赤道向东北方向经孟加拉湾北部到达菲律宾的水汽流;水汽汇合区内,淮河流域附近存在东南与西北水汽汇集辐合,这可能是造成淮河流域持续出现强降水重要原因之一;水汽强辐合区域与强降水发生的区域相对应,降水发生区域的总体水汽收支和平均面降雨量的变化趋势相吻合,随着水汽收入的增加,降水量开始加大;中低层的水汽垂直输送与降水过程的平均面降雨量的变化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2003年夏季江淮特大暴雨成因分析 [J].
葛朝霞 ;
曹丽青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11-13
[2]   2003年淮河流域强降水大尺度环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J].
章国材 ;
毕宝贵 ;
鲍媛媛 ;
廖要明 .
地理研究, 2004, (06) :795-804+879
[3]   2003年淮河流域致洪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及其前兆信号 [J].
程华琼 ;
陈菊英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4, (02) :465-473
[4]   2003年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期间低纬环流分析 [J].
鲍媛媛 ;
李锋 ;
矫梅燕 .
气象, 2004, (02) :25-29
[5]   1998年中国大洪水时期的水汽收支研究 [J].
丁一汇 ;
胡国权 .
气象学报, 2003, (02) :129-145
[6]   7507号台风中水汽收支的研究 [J].
丁一汇 ;
刘月贞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6, (03) :291-301
[7]   中国东部地区夏季水汽输送个例计算 [J].
谢义炳 ;
戴武杰 .
气象学报, 1959, (02) :17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