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应力场的演化与古潜山油气藏的形成
被引:27
作者
:
王同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工业部地球物理勘探局
王同和
机构
:
[1]
石油工业部地球物理勘探局
来源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1986年
/ 03期
关键词
:
渤海湾盆地;
中生代;
断层;
晚第三纪;
中生界;
地质年代;
地质构造;
上第三纪;
古潜山油气藏;
潜山油气藏;
剪切应力场;
早第三纪;
老第三纪;
坳陷;
中、新生代;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区中生代中晚期受挤压应力场控制,基岩发育北东向雁列断层和褶皱,并接受风化、淋滤;早第三纪受引张应力场控制,基岩形成北北东至北东向的雁列垒-堑系,并快速堆积生油岩;晚第三纪受右旋剪切运动控制,盆地整体均衡下沉,新的沉积掩覆了早期的垒-堑结构而形成潜山,为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提供了温度、压力和圈闭条件。上述应力场的演化过程,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向欧亚大陆俯冲和挤压以及地幔上涌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73 / 2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东濮凹陷油、气聚集模式
刘明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
刘明义
[J].
石油学报,
1984,
(04)
: 19
-
26
[2]
华北断块区中生代大型沉积盆地的发育特征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抗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3,
(02)
: 202
-
208
[3]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作用和伸展构造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杏垣
刘和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刘和甫
王维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王维襄
汪一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汪一鹏
[J].
地质学报,
1983,
(01)
: 22
-
32
[4]
渤海湾含油气盆地断块活动与古潜山油、气田的形成
阎敦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阎敦实
王尚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尚文
唐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唐智
[J].
石油学报,
1980,
(02)
: 1
-
10
[5]
渤海湾含油气盆地的地质和构造特征
李德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李德生
[J].
石油学报,
1980,
(01)
: 6
-
20
[6]
地质力学概论[M]. 地质出版社 , 李四光著, 1999
←
1
→
共 6 条
[1]
东濮凹陷油、气聚集模式
刘明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
刘明义
[J].
石油学报,
1984,
(04)
: 19
-
26
[2]
华北断块区中生代大型沉积盆地的发育特征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抗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3,
(02)
: 202
-
208
[3]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作用和伸展构造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杏垣
刘和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刘和甫
王维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王维襄
汪一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汪一鹏
[J].
地质学报,
1983,
(01)
: 22
-
32
[4]
渤海湾含油气盆地断块活动与古潜山油、气田的形成
阎敦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阎敦实
王尚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尚文
唐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唐智
[J].
石油学报,
1980,
(02)
: 1
-
10
[5]
渤海湾含油气盆地的地质和构造特征
李德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李德生
[J].
石油学报,
1980,
(01)
: 6
-
20
[6]
地质力学概论[M]. 地质出版社 , 李四光著, 199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