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黄桥地区龙潭组沉积相与有利储层预测

被引:21
作者
李建青 [1 ,2 ]
蒲仁海 [1 ]
武岳 [1 ]
田媛媛 [1 ]
机构
[1] 国家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研究院
关键词
地震反演; 三角洲前缘; 储层预测; 龙潭组; 黄桥地区; 江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由于印支不整合褶皱抬升,下扬子局部地区龙潭组被剥蚀,钻井揭示残余的龙潭组砂岩横向变化明显。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解释等综合分析表明,江苏黄桥地区龙潭组为向上变粗的三角洲前缘沉积序列,砂岩主要为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和分流河道沉积。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和孔隙度反演结果表明,较高波阻抗的砂岩平面上呈3个三角洲前缘朵状体展布。龙潭组砂岩平均孔隙度在4%~10%之间,平均孔隙度随现今埋深变浅而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95 / 3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下扬子黄桥地区上古生界油气成藏研究 [J].
夏在连 .
石油实验地质, 2011, (05) :505-508+512
[2]   下扬子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地质条件与勘探前景 [J].
潘继平 ;
乔德武 ;
李世臻 ;
周东升 ;
许林峰 ;
张梦颖 ;
宋修艳 .
地质通报, 2011, 30(Z1) (Z1) :337-343
[3]   湘中龙潭组北型沉积相及聚煤特征 [J].
吉丛伟 ;
李志能 ;
彭正奇 ;
张超 ;
邵龙义 .
中国煤炭地质, 2009, 21 (01) :9-12+42
[4]   苏北盆地黄桥CO2气田储集层裂隙特征 [J].
张淮 ;
郭念发 .
江苏地质, 2004, (04) :201-206
[5]   江苏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J].
佘晓宇 ;
徐宏节 ;
何治亮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226-230+236
[6]   江苏下扬子区海相中、古生界烃源岩晚期生烃的论证与定量研究 [J].
陈安定 ;
刘东鹰 ;
刘子满 .
海相油气地质, 2001, (04) :27-33
[7]   多井约束InverMod反演在四川新场气田含气砂体预测中的应用 [J].
杨诚 ;
戴建全 ;
黎从军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9, (02) :52-56
[8]   江苏下扬子区中—古生界的成藏条件及勘探思路 [J].
秦顺亭 .
海相油气地质, 1998, (01) :6-10+4
[9]   苏浙皖地区茅口阶和上二叠统沉积相 [J].
王文耀 .
岩相古地理, 1998, (01) :36-42
[10]   江苏龙潭组致密砂岩孔隙结构和因子分析 [J].
王文耀,曹家玉,郭光,邱启福 .
石油实验地质, 1994, (02) :16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