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北部条带状片麻岩及其伴生的斜长角闪岩的裂谷成因:岩石地球化学论据

被引:3
作者
刘贻灿
徐树桐
李曙光
陈冠宝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2]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3]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安徽合肥 
[4] 安徽合肥 
关键词
条带状片麻岩; 斜长角闪岩; 岩石地球化学; 裂谷; 大别山北部;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4.01.001
中图分类号
P59 [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大别山北部条带状片麻岩及其伴生的斜长角闪岩的原岩分别是碱性的I型花岗岩类和碱性的玄武岩,属于一套双峰式火山岩。Hf Rb/10 Ta×10和Hf Rb/10 Ta×30判别图解指示条带状片麻岩原岩属于板内花岗岩;斜长角闪岩的87Sr/86Sr=0.722345,143Nd/144Nd=0.511919,εNd(0)=-14.0,fSm/Nd=-0.15和εNd(800Ma)=-11.0,具有大陆玄武岩特征;同时,206Pb/204Pb=18.10,207Pb/204Pb=15.41和208Pb/204Pb=38.16,也接近于陆壳成分而且更接近下地壳成分,它的原岩有可能来源于古老的陆壳,推测其原岩形成时,其所在地区已经发育了比较成熟的大陆地壳。因此,它们应形成于新元古代(大约700Ma~800Ma左右)由扬子大陆发生裂解而形成的裂谷环境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Pb同位素特征 [J].
刘贻灿 ;
徐树桐 ;
刘颖 ;
涂湘林 ;
江来利 ;
陈冠宝 ;
吴维平 .
矿物岩石, 2002, (03) :33-36
[2]   大别山北部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中榴辉岩的分布与变质温压条件 [J].
刘贻灿 ;
徐树桐 ;
李曙光 ;
陈冠宝 ;
江来利 ;
周存亭 ;
吴维平 .
地质学报, 2001, (03) :385-395+437
[3]   大别山北部超高压变质大理岩及其地质意义 [J].
刘贻灿 ;
徐树桐 ;
江来利 ;
吴维平 ;
陈冠宝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02) :88-92
[4]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Sm-Nd年龄测定及其对麻粒岩相退变质时间的制约 [J].
刘贻灿 ;
李曙光 ;
徐树桐 ;
江博明 ;
郑永飞 ;
张宗清 ;
江来利 ;
陈冠宝 ;
吴维平 .
地球化学, 2001, (01) :79-87
[5]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和英云闪长质片麻岩锆石U-Pb年龄及多期变质增生 [J].
刘贻灿 ;
李曙光 ;
徐树桐 ;
李惠民 ;
江来利 ;
陈冠宝 ;
吴维平 ;
苏文 .
高校地质学报, 2000, (03) :417-423
[6]   桐柏─大别山主要构造热事件及 ̄(40)Ar/ ̄(39)Ar地质定年研究 [J].
牛宝贵,富云莲,刘志刚,任纪舜,陈文 .
地球学报, 1994, (Z1) :20-34
[7]   大别山碰撞造山带基本结构 [J].
董树文 ;
孙先如 ;
张勇 ;
黄德志 ;
王刚 ;
戴世坤 ;
于邦存 .
科学通报 , 1993, (06) :542-545
[8]   大别山腹地燕山期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J].
陈廷愚 ;
牛宝贵 ;
刘志刚 ;
富云莲 ;
任纪舜 .
地质学报, 1991, (04) :329-336+389
[9]  
大别山造山带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徐树桐等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