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地块北缘大型钡成矿带中硫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被引:26
作者
刘家军
吴胜华
柳振江
杨艳
石龙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毒重石矿床; 重晶石矿床; 大型钡成矿带; 硫同位素组成; 扬子地块北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7 [区域矿产、矿产分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钡以BaSO4形式存在的重晶石矿床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但以BaCO3形式存在的毒重石矿床极为罕见。在扬子地块北缘大巴山一带的早古生代硅岩建造中,发育大量层状毒重石和重晶石矿床,两类矿床在空间上表现出既共生又分离的分布规律,构成世界上极为独特的大型钡成矿带。本文研究了钡成矿带中的硫同位素组成特点,结果显示,在以毒重石矿石为主的成矿亚带中,重晶石样品的δ34S值相对较低,变化范围较小(22.1‰37.0‰),平均27.3‰(n=11),基本上与寒武纪海水硫酸盐的δ34S值(δ34S=27~32‰)接近或略低。反映了形成重晶石的硫来自海水,并有可能经历了热化学的硫酸盐还原作用;与毒重石共生的重晶石形成与热液流体有密切关系。在以重晶石为主的成矿亚带中,重晶石样品的δ34S值相对较高,变化范围较宽(33.4‰57.6‰),平均43.5‰(n=31)。与寒武纪海水硫酸盐δ34S值相比发生了大的改变,反映了与同期海水硫酸盐相关的重硫的强烈富集。这种高正值特点超过了地史中海水硫酸盐的最高值,说明重晶石的形成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强烈的重硫富集,归因于硫酸盐还原菌的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269 / 2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南秦岭大型钡成矿带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物标示物研究 [J].
刘家军 ;
柳振江 ;
杨艳 ;
杨丹 ;
冯彩霞 ;
谢徽 .
矿物岩石, 2007, (03) :39-48
[2]   北大巴山下寒武统毒重石矿床赋矿硅质岩地球化学研究 [J].
吕志成 ;
刘丛强 ;
刘家军 ;
吴丰昌 .
地质学报, 2004, (03) :390-406
[3]   新晃贡溪-天柱大河边重晶石矿床热水沉积成因探讨 [J].
吴朝东 ;
杨承运 ;
陈其英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6) :49-60
[4]   湖南新晃贡溪重晶石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J].
彭军 ;
夏文杰 ;
伊海生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9, (01) :95-99
[5]   陕、甘、川邻区不同类型重晶石成矿条件与成因机理的讨论 [J].
涂怀奎 .
化工矿产地质, 1998, (04) :26-31
[6]   银洞子银铅矿床重晶石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J].
炎金才 .
矿物学报, 1995, (01) :61-67
[7]   高δS 值重晶石矿床的成因解释 [J].
王忠诚 ;
储雪蕾 ;
李仲 .
地质科学, 1993, (02) :191-192
[8]  
中国的黑色岩系及其有关矿床[M]. 科学出版社 , 范德廉, 2004
[9]  
生物有机质成矿作用和成矿背景[M]. 海洋出版社 , 叶连俊等著, 1998
[10]  
中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涂光炽等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