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当确立什么样的课程知识观?

被引:23
作者
黄忠敬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
关键词
课程知识; 文化资本; 权力; 建构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3 [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在历史上曾形成了几种不同的课程知识观,如把课程知识作为制度化知识,作为文化资本,作为法定文化等等。制度化的教育必然要求一种制度化知识与之相适应,课程作为一种象征符号性资源和文化资本,成为人们增强支配性地位和获得权威的途径。课程作为法定文化,它代表统治集团的利益,是统治阶级的权力、意志、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体现和象征。当代人们更多地把知识理解为价值性的、个体性的、情境性的与过程性的,而不是客观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从而确立了建构性的课程知识观。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教学的创造”——与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教授的对话 [J].
钟启泉 .
教育发展研究 , 2002, (Z1) :34-36
[2]  
意识形态与课程.[M].(美)迈克尔·W.阿普尔(MichaelW.Apple)著;黄忠敬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德)卡尔·曼海姆(KarlMannheim)著;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0,
[4]  
后现代课程观.[M].(美)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E.Doll;Jr.)著;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  
后现代状态.[M].(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Jean-FrancoisLyotard)著;车槿山译;.三联书店.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