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哈得逊隆起的发现及其勘探意义

被引:13
作者
赵靖舟
田军
廖涛
周勇
周义
机构
[1] 西安石油学院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满加尔凹陷; 哈得逊隆起; 构造演化; 油气聚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哈得逊隆起是新近在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西部发现的一个向西南抬升、向北东方向倾伏的大型宽缓鼻状隆起 ,隆起构造主要发育在石炭系以上层位 ,以石炭系较为典型。构造演化史分析表明 ,哈得逊地区在前侏罗纪属于轮南古隆起的一部分 ,二者统一为一向西南倾伏、向北东抬升的大型古隆起构造 ,与现今哈得逊隆起的倾伏方向恰好相反。三叠纪末印支运动后 ,南抬北倾的哈得逊隆起开始形成。晚第三纪以来 ,满西地区石炭系地层也由区域南倾反转为区域北倾 ,并形成石炭系鼻状隆起。在石炭系地层发生翘式反转的过程中 ,哈得逊地区因正好处于翘倾运动的“支点”位置 ,构造位置适中 ,构造作用也相对比较稳定 ,因而对于油气聚集和保存十分有利 ,是满西地区寻找大中型油田最有利的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0+5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油气水界面追溯法与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成藏期分析 [J].
赵靖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4) :53-56+12
[2]   满加尔凹陷西部地区不整合分布与构造运动 [J].
赵靖舟 ;
庞雯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1, (02) :149-153
[3]   满西地区构造演化史 [J].
赵靖舟 ;
田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2) :108-113
[4]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奥陶系海相烃源岩重新认识 [J].
赵靖舟 .
沉积学报, 2001, (01) :117-124
[5]   塔北隆起北部中新生界张扭性断裂系统特征 [J].
魏国齐 ;
贾承造 ;
施央申 ;
卢华复 ;
李亚红 .
石油学报, 2001, (01) :19-24+7
[6]   从波动观点看塔里木盆地的成藏演化史 [J].
刘国臣 ;
张一伟 .
石油学报, 1999, (02) :15-19+3
[7]  
塔里木盆地油气系统与油气分布规律[M]. 地质出版社 , 李小地等著, 2000
[8]  
中国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贾承造主编, 1997
[9]  
庞雯满西地区石炭系油气成藏规律. 赵靖舟. 国家"九五"课题评估报告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