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山区次生林林窗小气候变化动态——以辽东山区次生林人工小林窗为例(英文)

被引:24
作者
朱教君
谭辉
李凤芹
陈梅
张金鑫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林窗; 小气候; 光量子通量密度; 温度; 土壤含水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6.3 [森林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林窗的产生使森林环境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演替。本文选取东北地区具有典型性的次生林生态系统中人工小林窗(林窗直径与边缘木高之比小于0.5)为对象,对林窗内部及其附近林分的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距地面10cm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0-15cm,15-30cm)进行了观测。实验在林窗形成后的第二年进行,时间为2006年5-9月。结果表明:PPFD最高值出现在林窗北部边缘,尤其在生长季初期的五月份最为明显;晴天时PPFD到达最大值的时间较阴天提前;林窗北部的气温较高,南部的气温较低。土壤温度在林窗内变化剧烈,范围为1-8℃,最大值出现在林窗北部,且与气温最大值显著相关(R=0.735,P<0.05)。表层土壤水分高于下层土壤水分,但差异不显著(p>0.05);这主要是受林窗面积和地表植被的影响所致。上述结果表明,辽东山区次生林小林窗光量子最大值出现的位置与以往在北半球林窗观测结果基本一致,但出现最大值的时间在不同的纬度间存在着差异。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的最大值也都出现在林窗北部,体现了光照对温度变化的影响。由于面积因素的影响,七月份温度变化与其它月份不同。土壤水分在雨季和旱季变化不大,这可能与林窗大小和所处地理位置有关。在本次观测的形状不规则小林窗中,小气候因子的变化对物种更新产生怎样的影响,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图5参44。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73+249 +24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 [1] 林窗研究进展
    王家华
    李建东
    [J]. 世界林业研究, 2006, (01) : 27 - 30
  • [2] 常绿阔叶林植被动态研究进展
    丁圣彦
    宋永昌
    [J]. 生态学报, 2004, (08) : 1769 - 1779
  • [3] 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林窗小气候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
    张一平
    窦军霞
    马友鑫
    刘玉洪
    郭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2) : 2129 - 2135
  • [4] 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林窗热量传递初步研究
    王今殊
    王艳梅
    陈亮
    黄军
    张一平
    刘玉洪
    [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 71 - 74
  • [5] 林窗微环境异质性及物种的响应
    王进欣
    张一平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 69 - 74
  • [6] 植物群落的演替理论
    任海
    蔡锡安
    饶兴权
    张倩媚
    刘世忠
    [J]. 生态科学, 2001, (04) : 59 - 67
  • [7] 哀牢山北部常绿阔叶林林窗小气候空间分布特征
    张一平
    马友鑫
    刘玉洪
    尹利伟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1, (04) : 80 - 83
  • [8] 热带次生林林窗干热季光照特征初步分析
    张一平
    王进欣
    刘玉洪
    马友鑫
    李佑荣
    [J]. 广西植物, 2001, (01) : 1 - 8
  • [9] 西双版纳望天树林林窗小气候特征研究
    刘文杰
    李庆军
    张光明
    施济普
    白坤甲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3) : 356 - 361
  • [10] 西双版纳人工林林窗光照剖线分布特征
    王进欣
    张一平
    马友鑫
    刘玉洪
    李佑荣
    段文平
    [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0, (01) : 28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