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绿阔叶林植被动态研究进展

被引:53
作者
丁圣彦
宋永昌
机构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开封,上海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植被动态; 演替; 更新; 恢复和重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 ,是亚热带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十年来 ,中国的植物学家、生态学家对常绿阔叶林的区系成分、物种组成、外貌和结构、动态以及作为生态系统成员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同时也在四川缙云山、浙江天童山、广东省鼎湖山和黑石顶、云南哀牢山、福建武夷山逐步形成了中国各具区域特色的常绿阔叶林研究基地 ,为常绿阔叶林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常绿阔叶林的演替方面 ,研究内容从研究常绿阔叶林群落演替的过程、群落组成变化、结构动态及模型逐步向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发展 ,但对常绿阔叶林主要优势种动态、生理生态和群落演替机理等方面深入不够。在常绿阔叶林的更新动态研究方面 ,不但进行了通过研究种子雨和种子库的动态、种子的萌发、幼树生长的时空动态研究群落的更新 ,而且还通过研究林窗的形成、特征及其在森林动态中的作用来研究群落的更新 ,还进一步通过对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更新植株的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来解释群落更新的原因。在常绿阔叶林退化和恢复重建研究方面 ,研究了常绿阔叶林各种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恢复过程等 ,并将已有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即是以前
引用
收藏
页码:1769 / 177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0 条
[1]   演替研究在常绿阔叶林抚育和恢复上的应用 [J].
丁圣彦 ;
宋永昌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3) :423-426
[2]   常绿阔叶林内和林窗中栲树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J].
陈波 ;
达良俊 ;
宋永昌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2, (03) :207-214
[3]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J].
李翠环 ;
余树全 ;
周国模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2, (03) :101-105
[4]   千岛湖天然次生林群落生态学研究 [J].
余树全 ;
李翠环 ;
姜礼元 ;
谢吉全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2, (02) :28-32
[5]   黑石顶森林群落演替系列α多样性的尺度效应 [J].
王永繁 ;
余世孝 ;
黄向 ;
刘蔚秋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68-71+76
[6]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生活型谱比较研究 [J].
雷泞菲 ;
苏智先 ;
宋会兴 ;
张焱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3) :267-270
[7]   植被状况对乔木幼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J].
宋会兴 ;
苏智先 ;
高贤明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1, (04) :289-294
[8]   山东森林植被恢复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J].
王仁卿 .
山东林业科技, 2001, (03) :11-15
[9]   瓦屋山中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林窗形成特征 [J].
包维楷 ;
刘照光 ;
袁亚夫 ;
刘仁东 ;
刘朝禄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4) :485-490
[10]   重庆缙云山针阔混交林林隙树木更替规律研究 [J].
王周平 ;
李旭光 ;
石胜友 ;
齐代华 ;
何正明 ;
许文蔚 ;
邓先宝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4) :39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