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观视域下ChatGPT教学应用的路径选择

被引:50
作者
郑燕林 [1 ]
任维武 [2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
[2] 长春理工大学
关键词
ChatGPT; 实践观; 人工智能; 教学创新; 人工智能素养;
D O I
10.13927/j.cnki.yuan.20230328.002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较之于以往的人工智能工具,ChatGPT支持更自然、更准确、更连贯、更高阶的人机对话,受到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在教育领域也引发了热议。在实践观视域下,从实践工具、实践过程、实践主体和实践场域四个方面探讨推进ChatGPT在教学实践中得以有效应用的可能路径。一是分析ChatGPT作为教学实践工具的功能性——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以开放的心态、前瞻的视角理性分析人工智能工具的教育应用价值和可能带来的风险及挑战。二是提升教学实践过程的创造性——利用ChatGPT促进教学实践过程三大要素(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与教学评价)的创新。三是增强教学实践主体的能动性——提升师生的通识人工智能素养,尤其是要开展专项培训提高教师的ChatGPT教学应用水平。四是确保教学实践场域的清朗性——加强对ChatGPT教学应用的治理,确保ChatGPT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合乎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的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论人工智能时代的终身学习意蕴 [J].
崔铭香 ;
张德彭 .
现代远距离教育 , 2019, (05) :26-33
[2]   人工智能促进英语学习变革研究 [J].
华璐璐 ;
陈琳 ;
孙梦梦 .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7, (06) :27-31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4]  
孙正聿著.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