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下天山北坡棉田杂草生态位及其排序分析

被引:6
作者
孙利忠 [1 ]
刘彤 [1 ]
陈吉全 [2 ]
陶冶 [1 ]
机构
[1]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托莱多大学环境科学系
关键词
天山北坡; 滴灌; 棉田杂草;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最小生成树; DCA;
D O I
10.13880/j.cnki.65-1174/n.2009.05.011
中图分类号
S451.1 [杂草防治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七级目测法调查了天山北坡5个地区25个滴灌棉田样点的杂草优势等级,并转换成重要值数据,在此基础上计测了天山北坡滴灌棉田20种主要杂草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以杂草的优势度和生态位重叠值为依据,用DCA排序和图论聚类分析中的最小生成树法,作出反映杂草生态学相似关系的排序图和最小生成树。结果表明: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藜(Chenopodium album)、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龙葵(Solanum nig-rum)、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狗尾草(Setria viridis)、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等9种杂草的实际生态位较宽,它们是天山北坡滴灌棉田的优势种群(恶性杂草);莴苣(Lactuca tatarica)和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稗草、野西瓜苗、反枝苋、苘麻,田旋花、藜、龙葵、狗尾草、芦苇等杂草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对资源的竞争较为激烈。最小生成树法依据生态位重叠值的大小关系来反映杂草的生态需求相似程度,其将20主要种杂草划分为3组。对25个样地20种主要杂草综合生态需求的DCA排序表明:恶性杂草基本都聚集于排序图中央,与一般杂草区分明显,并与最小生成树对应较好;对5个地区各样方间生态相似关系的DCA排序表明:143团与奎屯两地区各样方在排序图中相互交织,说明棉田间杂草种类及其优势度较为相似,而其他地区间差异较明显。最小生成树中对不相邻的杂草没有明确的表明它们之间的生态关系,而DCA排序虽能从整体上反映所有杂草间的生态相似关系,但仍会丧失少量生态学信息。因此将两种方法结合,优势互补,优越性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574 / 58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苹果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生态位和集团分析
    郑方强
    张晓华
    墨铁路
    时爱菊
    郑建强
    吴举彬
    [J]. 生态学报, 2008, (10) : 4830 - 4840
  • [2] 基于生态位构建的n-种群集合种群动态分析
    韩晓卓
    张彦宇
    [J]. 生态学报, 2008, (07) : 3271 - 3276
  • [3] 生态位因子分析在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生境评价中的应用
    王学志
    徐卫华
    欧阳志云
    刘建国
    肖燚
    陈佑平
    赵联军
    黄俊忠
    [J]. 生态学报, 2008, (02) : 821 - 828
  • [4] 濒危植物毛柄小勾儿茶的生态位研究
    史红文
    江明喜
    胡理乐
    [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7, (02) : 163 - 168
  • [5] 松嫩草原主要草本植物的生态位关系及其对水淹干扰的响应
    王正文
    祝廷成
    [J]. 草业学报, 2004, (03) : 27 - 33
  • [6] 种植制度对江苏省棉田杂草群落影响的研究
    强胜
    沈俊明
    张成群
    邵耕耘
    胡金良
    王凤良
    不详
    [J]. 植物生态学报 , 2003, (02) : 278 - 282
  • [7] 不同生态位计测方法在绿洲荒漠过渡带上的应用比较
    张林静
    岳明
    赵桂仿
    张远东
    顾峰雪
    潘晓玲
    [J]. 生态学杂志, 2002, (04) : 71 - 75
  • [8] 新疆阜康绿洲荒漠过渡带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分析
    张林静
    岳明
    张远东
    顾峰雪
    潘晓玲
    赵桂仿
    [J]. 生态学报, 2002, (06) : 969 - 972
  • [9] 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研究Ⅱ 物种实现生态位
    杨利民
    周广胜
    王国宏
    不详
    [J]. 植物生态学报 , 2001, (05) : 634 - 638
  • [10] 农田杂草生态位研究的意义及方法探讨
    郭水良
    李扬汉
    [J]. 生态学报, 1998, (05) : 50 -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