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位因子分析在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生境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66
作者
王学志 [1 ]
徐卫华 [1 ]
欧阳志云 [1 ]
刘建国 [2 ]
肖燚 [1 ]
陈佑平 [3 ]
赵联军 [3 ]
黄俊忠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Department of Fisheries & Wildlife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East Lansing,Michigan ,USA
[3]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关键词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生态位因子分析; 生境适宜性; 生境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生态位因子分析是研究物种地理分布的一种多变量分析方法,其最大优点是模型计算只需物种"出现点"的数据,而不需要"非出现点"数据,在生境评价与生境预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将该方法应用于大熊猫生境适宜性评价中,利用大熊猫活动痕迹点和遥感数据分析了平武县大熊猫生境分布现状,综合评价了该县自然保护区的分布状况和存在的保护空缺。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偏好在中高海拔(>2128 m)的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活动,而避免在落叶阔叶林和灌丛林中活动,避免在有人为干扰的地区活动,农田是对大熊猫活动影响强度最大的人为干扰因子。平武县大熊猫生境主要分布在该县西部和北部地区,总面积为234033 hm2,其中适宜生境为106345 hm2,次适宜生境为127688 hm2。目前该县已建的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使47.2%的大熊猫生境得到保护(包括49.2%的适宜生境和45.6%的次适宜生境),尽管如此,保护区之间连接性差,存在严重的保护空缺。该县北部的白马乡、木座乡是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却没有得到保护区的有效保护,建议在该地区新建自然保护区。
引用
收藏
页码:821 / 8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遥感和GIS的秦岭山系大熊猫生境评价 [J].
徐卫华 ;
欧阳志云 ;
李宇 ;
刘建国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6, (03) :238-242
[2]   大熊猫在原始林和次生林中生境利用的比较研究 [J].
冉江洪 ;
曾宗永 ;
王昊 ;
刘少英 ;
王鸿加 ;
刘世昌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4, (04) :8-14
[3]   岷山地区大熊猫生境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 [J].
肖燚 ;
欧阳志云 ;
朱春全 ;
赵景柱 ;
何国金 ;
王效科 .
生态学报, 2004, (07) :1373-1379
[4]   放牧对冶勒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的影响 [J].
冉江洪 ;
刘少英 ;
王鸿加 ;
孙治宇 ;
曾宗永 ;
刘世昌 .
兽类学报, 2003, (04) :288-294
[5]   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对生境的利用 [J].
曾宗永 ;
岳碧松 ;
冉江洪 ;
刘少英 ;
陈佑平 ;
蒋世伟 .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6) :1140-1144
[6]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恢复过程研究 [J].
欧阳志云 ;
李振新 ;
刘建国 ;
安力 ;
张和民 ;
谭迎春 ;
周世强 .
生态学报, 2002, (11) :1840-1849
[7]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评价 [J].
欧阳志云 ;
刘建国 ;
肖寒 ;
谭迎春 ;
张和民 .
生态学报, 2001, (11) :1869-1874
[8]   丹顶鹤越冬栖息地数学模型的建立 [J].
李文军 ;
王子健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6) :839-842
[9]   相岭山系大熊猫和小熊猫对生境的选择 [J].
魏辅文 ;
冯祚建 ;
王祖望 .
动物学报, 1999, (01) :57-63
[10]  
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报告[M]. 科学出版社 , 国家林业局[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