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大学教学范式再造的依据、方向与进路——基于创造性破坏理论的分析

被引:19
作者
郭荣
贾永堂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学教学范式; 创造性破坏理论; 价值网络重塑; 以“学”为中心; 收益递增; 技术治理;
D O I
10.13316/j.cnki.jhem.20211224.007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040110 ;
摘要
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业已展现出颠覆各行业秩序的重构性力量。大学教学范式是否亦然被重构,人工智能技术能为大学教学范式变革提供何种可能等问题亟待厘清。基于创造性破坏理论,本研究通过对大学教学范式运作的价值网络进行扫描发现,延续性创新力量难以有效驱动大学教学范式变革,"知识即力量"的实践误读、去标准化教学的"持久战"、反馈功能弱化的超稳态及以"学"为中心理念的悬浮等变革困境阻碍大学教学范式的更迭跃迁,大学教学范式变革急需创造性破坏力量。人工智能技术与大学教学范式核心要件的整合能够激发逆转教学范式变革困境的创造性破坏力量,重塑教学价值的生成与表达方式,推动大学教学从"教"的范式向"学"的范式转换。大学教学新范式具有较大的收益递增潜力,其生成性的教学理念抑制信息传递的变异,非线性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转识成智的动力,融合式的教学内容降低知识创新的边际成本,增值式的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资源的配置效率。为使大学教学范式走出变革困境并实现再造,大学教学共同体须坚守"通专融合"的人本教育,秉持用以致学的学习观和认知指导的教学观,重构教学治理技术与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大学教学伦理重建 [J].
罗生全 ;
王素月 .
大学教育科学, 2020, (05) :96-102
[2]   教联网时代的生命教育:智能与生命的双和谐 [J].
周洪宇 ;
齐彦磊 .
现代教育管理 , 2020, (08) :1-7
[3]   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教学思维的审视与回归 [J].
李洪修 ;
吴思颖 .
高校教育管理, 2020, 14 (02) :29-36
[4]   智能时代学习空间的融合样态与融合路径 [J].
杨现民 ;
李怡斐 ;
王东丽 ;
邢蓓蓓 .
中国远程教育, 2020, (01) :46-53+72+77
[5]   大学教学评价标准的双重困境与破解之道 [J].
周玉容 .
高等教育研究, 2019, (10) :75-81
[6]   大学课堂革命的主要任务、重点、难点和突破口 [J].
别敦荣 .
中国高教研究, 2019, (06) :1-7
[7]   论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与有效凝练 [J].
赖绍聪 .
中国大学教学 , 2019, (03) :54-58+75
[8]   “空间”的思想谱系与理想图景:一种开放性实践空间的建构 [J].
文军 ;
黄锐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2) :35-59+243
[9]  
人工智能导论[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鲍军鹏, 2020
[10]  
人工智能原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文敏,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