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毛魔芋的本草考证

被引:8
作者
崔熙
王莉
李恒
机构
[1] 南京军区药品检验所,解放军八三医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疏毛魔芋; 魔芋; 本草学; 考证;
D O I
10.13863/j.issn1001-4454.1994.07.018
中图分类号
R281 [本草];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古今许多文献认为疏毛魔芋(Amorphophallus sinensis)是魔芋的来源之一,造成了两者互相混用。本文通过系统考证和实验研究,证明疏毛魔芋即历代本草中的“斑杖”,“扬州蒻头”等。疏毛魔芋不含葡甘露聚糖,不能食用。古今常称的吴地(今江苏、上海)没有可食用的魔芋属植物,从而纠正了历代本草和《中药大辞典》、《中国植物志》等认为“斑杖”非魔芋属植物。吴地另有一种可食用的魔芋,常与疏毛魔芋互相混用。鉴于魔芋和疏毛魔芋化学成分、生理活性相差甚大,建议区别使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1+56 +5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花磨芋和疏毛磨芋的比较研究 [J].
李松林 ;
崔熙 ;
茅彩萍 ;
张云燕 .
中药材, 1993, (05) :14-17
[2]  
广雅疏证.[M].(清)王念孙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M].(宋)唐慎微 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