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理论的方法论意涵、建构与融合

被引:39
作者
吴继霞
何雯静
机构
[1]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扎根理论; 方法论; 建构主义; 后现代视角;
D O I
10.19563/j.cnki.sdjk.2019.01.004
中图分类号
B84-0 [心理学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扎根理论自1967年创建以来,历经五十余年的发展,已由最初的从资料中建立理论的方法论演进为基于质性资料分析的理论建构模式。经典扎根理论有着严格而规范的方法论范式,具备严谨的理论要素、研究流程和评判标准。在不同的哲学理论背景影响与研究实践推动下,现行的扎根理论已衍生出了新的研究取向。秉持经典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理念核心的同时,当前的扎根理论"家族"已实现了方法论上的延展又各具理论特色,并逐步体现出建构与融合的新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利他主义与利他行为:三个年龄群体的扎根理论研究 [J].
Jhony Choon Yeong Ng ;
郑佳 ;
贾良定 ;
谭清美 .
中国青年研究, 2018, (07) :40-48
[2]  
基督徒祷告过程中人神依恋关系的质性探索[J]. 张秀敏,杨莉萍.心理学报. 2018(01)
[3]   世界级水平冠军运动员的心理韧性要素分析及其相互关系 [J].
李涛 ;
刘礼艳 ;
刘电芝 .
体育与科学, 2015, 36 (03) :98-107
[4]   扎根理论在中国教育研究中的运用探索 [J].
陈向明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 13 (01) :2-15+188
[5]   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保护性因素分析 [J].
刘礼艳 ;
刘电芝 ;
严慧一 ;
黄颀 ;
高岚 ;
牛智慧 ;
戴惠 .
现代大学教育, 2013, (03) :66-73
[6]   诚信结构初探 [J].
吴继霞 ;
黄希庭 .
心理学报, 2012, 44 (03) :354-368
[7]   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 [J].
陈向明 .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9, (04) :58-63+73
[8]  
质性文本分析[M]. 重庆大学出版社 , 伍多·库卡茨, 2017
[9]  
质性研究的基础[M]. 重庆大学出版社 , 科宾, 2015
[10]  
建构扎根理论[M]. 重庆大学出版社 , (英) 卡麦兹 (Charmaz,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