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地区三叠系油气充注幕次划分与成藏时期确定

被引:16
作者
吕海涛 [1 ]
陈红汉 [2 ,3 ]
唐大卿 [3 ]
马黎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石油系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藏模式; 油气成藏期次; 三叠系; 塔河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受区域构造"跷跷板"运动和断裂输导体系控制,塔河地区三叠系经历了比较复杂的油气成藏过程。通过291块流体包裹体样品的系统分析,运用油包裹体荧光颜色、均一温度统计分布以及埋藏史投影法获得了工区三叠系各充注幕次的充注年龄和成藏期次,并确定了其油气成藏时期。结果表明,工区三叠系上、中、下油组均可划分出3幕油气充注,但北部的于奇地区为早期(40~7.5Ma)3幕不连续充注成藏,中南部为晚期(11~0.9Ma)3幕连续充注成藏。由此认为,塔河地区三叠系发育"沟源"断层的盐边、盐上构造带和岩性上倾尖灭带应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00 / 30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含油气盆地中流体包裹体类型及其地质意义 [J].
刘德汉 ;
肖贤明 ;
田辉 ;
卢家烂 ;
闵育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29 (04) :491-501
[2]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油气输导体系类型与演化 [J].
李坤 ;
赵锡奎 ;
张小兵 ;
叶斌 .
地质科学, 2007, (04) :766-778
[3]   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进展 [J].
陈红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2) :143-150
[4]   流体包裹体技术在油气成藏期次研究中的应用——以黑帝庙地区为例 [J].
徐良 ;
杨光 ;
夏淑华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S1) :29-32
[5]  
塔河油田三叠系油气藏特征及成藏规律[J]. 丁勇,邱芳强,高玄彧.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6(03)
[6]  
塔河油田三叠系油气藏特征及成藏规律[J]. 丁勇,邱芳强,高玄彧.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6 (03)
[7]   阿克库勒地区三叠系储集层成岩作用 [J].
刘辰生 ;
田永强 ;
郭建华 .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01) :62-64
[8]   塔河1号三叠系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机理 [J].
王晓东 ;
王玲 ;
张星海 .
新疆地质, 2003, (02) :240-242
[9]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三叠系层序地层研究和有利勘探区预测 [J].
吕雪雁 ;
朱筱敏 ;
申银民 ;
高雷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32-35
[10]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地区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 [J].
周永昌 ;
杨国龙 .
石油学报, 2001, (03)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