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南缘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8
作者
曹金舟 [1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磷灰石; 裂变径迹; 隆升-剥蚀史; 中、新生代; 北天山;
D O I
10.16152/j.cnki.xdxbzr.2009.04.009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目的确定准噶尔南缘伊林哈比尔尕山的隆升时限。方法测定磷灰石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并进行热史模拟。结果磷灰石的裂变径迹中心年龄变化于78~51 Ma之间,记录了构造隆升活动的时间。结论伊连哈比尔尕山自白垩纪以来经历了3期冷却剥露,分别是晚白垩世(97.1~68.8 Ma),视隆升速率为0.062 mm.a-1;新生代早中期(59~30Ma),视隆升速率为0.023 mm.a-1;新生代晚期(13~5 Ma)为山体隆升的峰期,其隆升速率为0.127 mm.a-1。白垩纪以来的北天山变形作用与亚洲南缘多期的地体碰撞增生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49 / 6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AFTSolve:A program for multi-kinetics modeling of apatite fission-track data. Ketcham R A,Donelick R A,Donelick M B. Geological Materials Research . 2000
[12]  
Early- Middle Cretaceous uplift at the south margin of the southern Tianshan:Evidence from fission track dating. Yang Geng,Qian Xianglin,and Wang Shicheng. China‘s Postdoctors Contribution to the 30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 1996
[13]   天山、西昆仑山中、新生代幕式活动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记录 [J].
王彦斌 ;
王永 ;
刘训 ;
傅德荣 ;
王军 ;
王世成 .
中国区域地质, 2001, (01) :94-99
[14]   矿物裂变径迹年龄与青藏高原隆升速率研究 [J].
江万 ;
莫宣学 ;
赵崇贺 ;
郭铁鹰 ;
张双全 .
地质力学学报, 1998, (01) :15-20
[15]   中新生代天山板内造山带隆升证据: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测定 [J].
杨庚,钱祥麟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4) :473-478
[16]   基于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的热史反演 [J].
王世成 ;
荆贵茹 ;
康铁笙 .
科学通报, 1994, (09) :816-819
[17]   中国天山花岗岩类的时空分布及构造意义 [J].
刘成德 ;
邬继易 ;
吕喜朝 ;
张经国 ;
王作勋 .
新疆地质, 1989, (02)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