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西部草地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8
作者
李建平
张柏
张树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吉林省西部; 动态变化; 景观指数; 景观格局; 草地;
D O I
10.13885/j.issn.0455-2059.2006.04.009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利用1980,1995,2000年3期遥感影像,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解译提取吉林省西部20年草地景观类型空间信息,选取景观优势度、破碎度、分维数、分离度和平均斑块伸长指数,对吉林省景观空间格局的时空动态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草地景观面积、斑块数减少,草地退化严重;草地景观分布动态变化趋于均匀,优势景观类型优势度降低,斑块空间形状简单,高、中覆盖度草地斑块形状多狭长,呈带状;1980-1995年各种类型草地景观破碎化程度降低,1995-2000年破碎化程度加强,总体动态变化呈现出增强趋势;20年来各种类型草地的质心整体向东北方向偏移,不同阶段各种草地景观质心偏移表现出无规律性、多向性,1980-1995年高、中、低覆盖度草地质心分别向东北、西南、西北方向偏移,而1995-2000年高、中、低覆盖度草地质心则分别向西北、东北、东南方向偏移.自然因素对研究区草地景观动态变化起到一定的驱动作用,人类活动干扰则是主要驱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不同石漠化程度岩溶峰丛洼地系统景观格局的比较 [J].
李阳兵 ;
王世杰 ;
容丽 .
地理研究, 2005, (03) :371-378
[2]   吉林省西部土地沙化动态变化 [J].
刘惠清 ;
许嘉巍 ;
吕新苗 .
地理研究, 2004, (02) :249-256
[3]   水陆交错生态脆弱带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分析——以洞庭湖区为例 [J].
汪朝辉 ;
王克林 ;
李仁东 ;
熊艳 ;
许联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2) :240-247
[4]   遥感与GIS支持下近十年中国草地变化空间格局分析 [J].
邹亚荣 ;
张增祥 ;
周全斌 ;
赵晓丽 ;
刘斌 .
遥感学报, 2003, (05) :428-432+438
[5]   吉林省西部土地荒漠化现状、特征与治理途径研究 [J].
裘善文 ;
张柏 ;
王志春 .
地理科学, 2003, (02) :188-192
[6]   科尔沁沙地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 [J].
包慧娟 ;
姚云峰 ;
张学林 ;
李振山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3, (02) :83-88
[7]   吉林省西部草地土壤的化学元素含量及其特征研究 [J].
王冬艳 ;
许文良 ;
刘兆顺 ;
冯宏 .
地理科学, 2002, (06) :763-768
[8]   景观空间分析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J].
陈文波 ;
肖笃宁 ;
李秀珍 .
生态学报, 2002, (07) :1135-1142
[9]   沙坡头地区人工—自然景观空间格局研究 [J].
施维林 ;
李自珍 ;
王兮之 .
兰州大学学报, 2002, (01) :84-89
[10]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J].
王秀兰 ;
包玉海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1) :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