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3菌株普鲁兰酶(Pullulanase)的合成及其酶性质的研究

被引:22
作者
肖敏
赵祥颖
刘复今
机构
[1]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普鲁兰酶;酶合成;酶性质;白酒出酒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6.5,Q55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一株从白酒发酵现场分离得到的K123菌株普鲁兰酶的合成及其部分酶性质.结果是K123菌株的异淀粉酶在培养液中的大量积累发生在稳定期后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5℃,产酶的最适温度则为30℃;菌的最适生长pH和产酶的最适pH均在7.0~7.5;产酶的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有效碳源是糯米淀粉、糊精、支链淀粉、玉米面、茁霉多糖、麦芽糖,而葡萄糖则抑制产酶;产酶的最佳氮源是蛋白胨、酪素水解物,无机氮源则使得K123菌株的产酶量略低于有机氮源.通气量对菌体的生长影响较大,但菌体的生长达稳定期后,通气量的改变对菌的产酶影响不大.K123菌株所产的异淀粉酶水解茁霉多糖的产物为麦芽三糖,不水解动物淀粉,是普鲁兰酶(pululanase).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5.8,受Ca2+,Mn2+等离子激活,受Cu2+,Zn2+等离子抑制;该酶的热稳定性较差,50℃以上迅速失活;pH稳定性较好,中性,微酸性条件下,冰箱中可长期保存.该酶应用于固态白酒发酵可提高出酒率平均4%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酶制剂工业[M]. 科学出版社 , 张树政 编, 1984
[2]   产气气杆菌10016异淀粉酶的研究 [J].
The Jiangsi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y (Yichun) .
微生物学报, 1976, 16 (04) :282-290
[3]   食品级异淀粉酶的提制技术 [J].
张锡清 ;
尤红棣 ;
程池 ;
宋继然 .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0, (02) :51-54+59
[4]  
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龙翔, 1981
[5]   异淀粉酶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J].
陈力宏 .
食品科学, 1992, (04)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