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密度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格局

被引:17
作者
赵永强
曾江宁
陈全震
高爱根
寿鹿
廖一波
徐晓群
刘晶晶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生物入侵; 互花米草; 滩涂;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格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解不同互花米草入侵密度下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差异,评价互花米草入侵对滩涂大型底栖动物资源的影响后果,于2008年7月在浙江省中部沿岸潮间带上区选择互花米草浓密区、稀疏区和光滩进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互花米草密度调查。对各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①浓密区大型底栖动物种数、栖息密度、生物量、分类多样性指数(Taxonomic diversity index)和分类差异指数(Taxonomic distinctness)均低于其他两种生境,且以上各项参数与互花米草密度呈负相关关系;②稀疏区大型底栖动栖息密度和生物量高于光滩,种数相等,但稀疏区种间的差异程度高于光滩;③浓密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稀疏区和光滩差异均较大,而稀疏区与光滩差异较小,此外,群落差异程度与互花米草密度差呈正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30 / 63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不同发育时间的互花米草盐沼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J].
谢志发 ;
何文珊 ;
刘文亮 ;
陆健健 .
生态学杂志, 2008, (01) :63-67
[2]   崇明东滩互花米草群落中底栖动物群落动态的初步研究 [J].
徐晓军 ;
王华 ;
由文辉 ;
刘宝兴 .
海洋湖沼通报, 2006, (02) :89-95
[3]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不同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J].
周晓 ;
王天厚 ;
葛振鸣 ;
施文彧 ;
周立晨 .
生物多样性, 2006, (02) :165-171
[4]   互花米草生境与滩涂围垦的响应——以海州湾顶区为例 [J].
陈洪全 ;
张忍顺 ;
王艳红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2) :280-287
[5]   互花米草入侵东滩盐沼对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影响 [J].
陈中义 ;
付萃长 ;
王海毅 ;
李博 ;
吴纪华 ;
陈家宽 ;
不详 .
湿地科学 , 2005, (01) :1-7
[6]   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与管理——以美国Hackensack湿地保护区为例 [J].
陈芳清 ;
Jean Marie Hartman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2) :217-223
[7]   长江口九段沙潮间带底栖动物的功能群 [J].
朱晓君 ;
陆健健 .
动物学研究, 2003, (05) :355-361
[8]   China [J].
Rubenstein, Joshua .
COMMENTARY, 2008, 125 (01) :12-12
[9]   Mechanisms generating modification of benthos following tidal flat invasion by a Spartina hybrid [J].
Neira, Carlos ;
Grosholz, Edwin D. ;
Levin, Lisa A. ;
Blake, Rachael .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06, 16 (04) :1391-1404
[10]  
The austral cordgrass Spartina densiflora Brong.: its taxonomy, biogeography and natural history[J] . Alejandro Bortolus.Journal of Biogeography . 20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