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基于偏移—份额法的区域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和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18
作者:
张恒义
[1
]
刘卫东
[1
]
石秋义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土地科学与不动产研究所
[2]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建设用地结构;
偏移—份额法;
空间配置;
金华市;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10.11.012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利用偏移份额模型研究区域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为区域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偏移—份额法和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的偏移份额比在空间上差异巨大;城镇用地、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属于增长性结构,农村居民点用地、特殊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属于衰退性结构;各地对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的竞争优势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研究结论:区域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及其空间差异性是由区域经济要素、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区域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偏移—份额模型将区域空间和建设用地结构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揭示了一段时期内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和空间配置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8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