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化和固态发酵玉米秸秆生产饲料蛋白的研究

被引:18
作者
李日强 [1 ]
张峰 [2 ]
张伟峰 [3 ]
机构
[1]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3]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氨化; 固态发酵; 饲料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6 [饲料];
学科分类号
090502 ;
摘要
针对玉米秸秆的立体结构与木质素的屏障作用,对玉米秸秆进行氨化处理和固态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氨水对玉米秸秆进行氨化处理的温度和时间以35℃和9d为宜,氨化后玉米秸秆的粗蛋白含量可达15.38%。进一步经组合菌株固态发酵、组合菌株与加藤菌液固态发酵和组合菌株一次固态发酵与加藤菌液二次固态发酵3种途径发酵,结果以二次发酵的效果最好,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由3.15%提高到24.99%,真蛋白含量由2.30%提高到20.21%。玉米秸秆经氨化处理再经组合菌株一次固态发酵与加藤菌液二次固态发酵,使其营养价值得到显著提高,可作为饲料蛋白加以利用,因而是一种增加玉米秸秆营养价值,提高可再生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有效技术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636 / 16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不同菌株固态发酵废白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研究 [J].
李日强 ;
张峰 ;
韩文辉 ;
曹志亮 .
重庆环境科学, 2003, (11) :63-64+86
[2]   里氏木霉和酵母菌混合发酵玉米秸杆的研究 [J].
王德培 ;
刘瑛 ;
夏兰英 ;
高辉 .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2, (02) :1-3
[3]   纤维素类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J].
李日强 ;
席玉英 ;
曹志亮 ;
韩文辉 ;
刘继青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1) :25-28
[4]  
天然秸秆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选育[J]. 李日强,辛小芸,刘继青,王彩平.上海环境科学. 2002(01)
[5]  
天然秸秆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选育[J]. 李日强,辛小芸,刘继青,王彩平.上海环境科学. 2002 (01)
[6]   不同菌株固态发酵玉米秸秆生产饲料蛋白的比较研究 [J].
李日强 ;
张峰 .
生态学报, 2001, (09) :1512-1518
[7]   发酵白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优良菌种的筛选 [J].
张博润 ;
刘伟平 ;
刘玉方 ;
陈玉梅 ;
李标文 .
微生物学报, 1997, (02) :130-134
[8]   秸杆燃烧中OCS的排放因子和排放估算 [J].
曹美秋 ;
庄亚辉 .
环境科学, 1996, (01) :34-36+94
[9]  
生态农业中废弃物的处理与再生利用[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卞有生主编, 2000
[10]   Effect of steam explosion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enzymatic saccharification of rice straw [J].
Moniruzzaman, M .
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1996, 59 (03) :283-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