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被引:6
作者
朱浩亮
机构
[1]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关键词
大学生; “弱势群体”; 心理健康教育;
D O I
10.13710/j.cnki.cn14-1294/g.2005.03.009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高校扩招,在校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人数明显增加,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显得重要。要构建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就要以促进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为中心,坚持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咨询与辅导为核心的专门途径与以学科渗透、活动贯穿、宣传媒体、营造氛围为内容的非专门途径相结合,搞好师生合作、师师合作、家校合作三个合作,确保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浅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J].
赵冰洁 ;
徐建平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03) :108-110
[3]   近十年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 [J].
王福兰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07) :59-62
[4]   构建多维立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J].
邵来成 .
泰安师专学报, 2002, (01) :99-100
[5]   地方高校心理健康综合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J].
严由伟 ;
刘建国 ;
张贤蓉 .
思想·理论·教育, 2001, (10) :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