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连作及秸秆还田对棉田土壤微生物量及种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42
作者
刘军
唐志敏
刘建国
张东升
刘萍
蒋桂英
机构
[1] 石河子大学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棉花; 连作; 秸秆还田; 微生物量; 微生物种群结构;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2.08.012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采用常规微生物培养技术分析长期不同连作年限及秸秆还田棉田土壤微生物量及种群结构变化,揭示棉花连作及秸秆还田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关系。研究表明,随着连作年限增加,秸秆还田连作模式下真菌数量持续增加,细菌和微生物总量在连作5~20 a逐渐下降,25 a后又上升;非秸秆还田连作模式随着连作年限增加其微生物种群变化与秸秆还田连作模式变化一致,但非秸秆还田连作模式土壤细菌和微生物总量分别比秸秆还田连作模式在连作5、10和15 a降低42.9%、57.9%、70.6%和41.9%、54.7%和65.7%,而真菌数量增加28.4%、80.8%和116.7%。说明棉花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微生物数量,改善棉田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连作棉田土壤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呈随连作年限增加呈增加的趋势,连作棉田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B/F)和放线菌/真菌(A/F)比值在秸秆还田模式下先逐渐减小至连作25 a有升高,而非秸秆还田模式下持续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1418 / 14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二甲基二硫熏蒸对保护地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J].
王方艳 ;
王秋霞 ;
颜冬冬 ;
毛连纲 ;
郭美霞 ;
燕平梅 ;
曹坳程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19 (04) :890-896
[2]   新疆连作、轮作棉田可培养的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活性分析 [J].
韩剑 ;
张静文 ;
徐文修 ;
罗明 ;
吴莉莉 .
棉花学报, 2011, 23 (01) :69-74
[3]   连作条件下加工番茄根区微生物区系动态变化 [J].
孙艳艳 ;
刘建国 ;
富成璞 ;
刘俊 ;
刘焕思 .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47 (08) :1596-1599
[4]   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微生物和酶的特征 [J].
施宠 ;
梁智 ;
徐万里 ;
单鸿宾 ;
贾宏涛 ;
王丽 .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47 (01) :163-167
[5]   流动沙漠腹地咸水滴灌林地土壤微生物的种群特征 [J].
靳正忠 ;
雷加强 ;
徐新文 ;
李生宇 ;
赵思峰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9, (02) :192-196
[6]   长期连作和秸秆还田对棉田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J].
刘建国 ;
卞新民 ;
李彦斌 ;
张伟 ;
李崧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5) :1027-1032
[7]   不同茬口对当归根际微生物数量和产量的影响 [J].
张新慧 ;
张恩和 .
中草药, 2008, (02) :267-269
[8]   地黄连作对根际微生物区系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
陈慧 ;
郝慧荣 ;
熊君 ;
齐晓辉 ;
张重义 ;
林文雄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2) :2755-2759
[9]   长期施肥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J].
徐华勤 ;
肖润林 ;
邹冬生 ;
宋同清 ;
罗文 ;
李盛华 .
生态学报, 2007, (08) :3355-3361
[10]   新疆昌吉州棉花连作调查与思考 [J].
王晓蜀 .
甘肃农业, 2006, (12) :3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