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模拟(I)——模型的建立与灵敏度分析

被引:11
作者
黄耀 [1 ]
[2 ]
张稳 [1 ]
于永强 [1 ]
王平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农业植被; 净初级生产力; 模拟模型; 灵敏度分析; 碳循环; 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4 [农业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 ;
摘要
以业已建成的稻麦作物净初级生产力模型为基本框架,建立了一个具有普适性的中国农业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模型(CropC-)。CropC-的模拟对象为占我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3的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和大豆。该模型包括2个主要功能模块: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土壤-作物系统氮素运移。前者综合考虑了环境因子和氮素的影响,后者包括了作物氮素吸收、土壤氮矿化和化肥氮释放。灵敏度分析表明,在输入参数变化±10%时,CropC-对6个主要输入参数响应的敏感性依次为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大气CO2浓度>土壤全氮含量>施氮量>降水。模型分析表明,气候变暖将降低作物净初级生产力。
引用
收藏
页码:790 / 80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稻麦作物呼吸作用与植株氮含量、生物量和温度的定量关系 [J].
孙文娟 ;
黄耀 ;
陈书涛 ;
邹建文 ;
郑循华 .
生态学报, 2005, (05) :1152-1158
[2]   稻麦作物净初级生产力模型研究:模型检验与情景预测 [J].
杨兆芳 ;
于永强 ;
黄耀 .
环境科学, 2005, (02) :16-20
[3]   稻麦作物净初级生产力模型研究:模型的建立 [J].
黄耀 ;
杨兆芳 ;
于永强 ;
姜军 ;
孙文娟 .
环境科学, 2005, (02) :11-15
[4]   一个稻麦作物氮肥利用率的统计模型 [J].
姜军 ;
黄耀 ;
杨兆芳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1) :57-60
[5]   新疆高产棉田氮、磷、钾吸收动态及模式初步研究 [J].
王克如 ;
李少昆 ;
曹连莆 ;
宋光杰 ;
陈刚 ;
曹栓柱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07) :775-780
[6]   棉花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过程的模拟 [J].
张立桢 ;
曹卫星 ;
张思平 ;
罗卫红 .
棉花学报, 2003, (03) :138-145
[7]   杂交油菜宁杂1号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吸收规律 [J].
高建芹 ;
浦惠明 .
江苏农业科学, 2001, (05) :29-31+34
[8]   FAO生产潜力模型中基本参数的修正 [J].
刘建栋 ;
周秀骥 ;
于强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3) :240-247
[9]   黄土高原地区小麦生产潜力模拟研究 [J].
李军 ;
王立祥 ;
邵明安 ;
樊廷录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2) :161-165
[10]   玉米群体辐射传输特征 [J].
莫兴国 ;
林忠辉 ;
项月琴 ;
刘苏峡 ;
不详 .
生态农业研究 , 2000, (01)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