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乌裕尔河流域有机碳迁移与沉积通量

被引:8
作者
姜伟
侯青叶
杨忠芳
夏学齐
钟聪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黑龙江; 乌裕尔河流域; 土壤侵蚀; 有机碳; 土壤碳汇/源; 沉积通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42 [环境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我国目前水土流失严重,确定土壤侵蚀究竟属于碳汇还是碳源,对认识我国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省乌裕尔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采集松嫩平原南部河水和悬浮物样品以及沉积物样品各10套,垂向剖面14条,扎龙湿地沉积柱2个,生物样品405件,根系土305件,对采集的原水进行过滤和测试。根据样品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及210Pb1、37Cs、粘土矿物、磁化率、反射光谱、粒度的测试结果,开展黑龙江乌裕尔河流域土壤有机碳侵蚀通量、流域内有机质迁移方式及扎龙湿地沉积速率等研究,认为:本区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降雨量和土壤质地;乌裕尔河流域每年主要以溶解形式在水体中长距离迁移的方式向扎龙湿地输入有机碳,其总量估计为2.91×106kg;扎龙湿地每年沉积的有机碳总量估算为2.71×106kg,近几年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0.34 g/(cm2.a)。根据本区的有机碳循环数据分析,乌裕尔河流域的侵蚀土壤最终进入扎龙湿地进行沉积,属于碳汇的范畴。研究结果对于查明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汇/源影响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84 / 39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大气颗粒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解析 [J].
文宇博 ;
杨忠芳 ;
夏学齐 ;
程新彬 .
现代地质, 2010, 24 (04) :807-815
[2]   青海湖现代沉积速率空间分布及沉积通量初步研究 [J].
徐海 ;
刘晓燕 ;
安芷生 ;
侯昭华 ;
董吉宝 ;
刘斌 .
科学通报, 2010, (Z1) :384-390
[3]   渤海湾曹妃甸潮汐汊道系统的现代沉积作用 [J].
张宁 ;
殷勇 ;
潘少明 ;
刘志勇 ;
黎刚 ;
何华春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9, (06) :25-34
[4]   福建宁德半岛沿岸泥沙运动和沉积速率研究 [J].
高伟 ;
蔡锋 ;
庄振业 ;
许文锋 ;
曹立华 .
海洋湖沼通报, 2009, (04) :179-187
[5]   扎龙湿地生态需水量研究 [J].
刘春丽 ;
吕洪波 ;
魏永霞 .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9, 15 (11) :950-952
[6]   乌裕尔河流域径流特征分析 [J].
冯夏清 ;
章光新 ;
尹雄锐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7) :1286-1296
[7]   东北典型黑土区乌裕尔河中游泥沙输移月年时间尺度特征 [J].
方海燕 ;
蔡强国 ;
李秋艳 .
泥沙研究, 2009, (02) :16-21
[8]   内蒙古乌梁素海底泥总氮空间分布特征 [J].
赵锁志 ;
孔凡吉 ;
赵军 ;
王喜宽 ;
李世宝 ;
张青 .
现代地质, 2009, 23 (01) :82-85
[9]   黑龙江省松嫩低平原区盐渍化地球化学特征 [J].
李延生 ;
崔玉军 .
现代地质, 2008, 22 (06) :934-938
[10]   松嫩平原沼泽湿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试验 [J].
崔玉军 ;
时永明 ;
李延生 ;
王恩宝 ;
刘国栋 ;
杨兴 ;
韩杰 .
现代地质, 2008, 22 (06) :1055-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