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同核异质广亲和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研究

被引:21
作者
汤述翥
张亚东
孙红芹
叶全宝
陈秀花
顾铭洪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系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
关键词
水稻; 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 细胞质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同核异质广亲和不育系真系秋光 A,研究 3种不育细胞质对杂交稻 16个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1)不育细胞质在结实率、每穗实粒、单株产量、株高 4个性状上表现显著的负效应 ,在抽穗期、千粒重 2个性状上表现显著的正效应 ,单株穗数、每穗总粒及 8个品质性状不育细胞质效应不显著 ,不育细胞质效应与相对效应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2 )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大小与细胞质的可恢复性有关 ,BT型细胞质的可恢复性较好 ,细胞质效应较小 ,WA型细胞质最难恢复 ,细胞质效应最大 ;(3)品种间组合和亚种间组合的不育细胞质效应无显著差异 ,但杂种不育细胞质效应的大小与恢复系恢复力的强弱有关 ;(4 )某性状不育细胞质效应的大小和有无决定于该性状与育性性状的密切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02 / 2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粳型杂种稻米品质性状的表现及遗传控制 [J].
李欣 ;
汤述翥 ;
印志同 ;
朱毅华 ;
王安民 ;
莫惠栋 .
作物学报, 2000, (04) :411-419
[2]   水稻“野败”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的影响 [J].
杨仁崔 ;
刘抗美 ;
卢浩然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80, (02) :14-21
[3]   水稻“野败”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的影响 [J].
杨仁崔 ;
刘抗美 ;
卢浩然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80, (02) :14-21
[4]   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和核质互作的遗传表现 [J].
陈银辉 ;
蔡俊迈 ;
卢浩然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87, (03) :190-197
[5]   籼型杂交水稻不育系胞质对杂种一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J].
邢少辰 ;
陈芳远 .
广西农学院学报, 1990, (03) :15-22
[6]   籼型杂交水稻品质性状的细胞质遗传效应研究——Ⅰ.稻米外观品质及氨基酸含量分析附视频 [J].
易小平 ;
陈芳远 .
广西农学院学报, 1991, (01) :25-32
[7]   水稻不育系的不育细胞质、保持系和恢复系对杂种优势的影响 [J].
罗孝和 ;
周承恕 .
湖南农业科学, 1981, (03) :4-8
[8]   水稻不育系的不育细胞质、保持系和恢复系对杂种优势的影响 [J].
罗孝和 ;
周承恕 .
湖南农业科学, 1981, (03) :4-8
[9]   水稻不育胞质遗传效应的初步研究——Ⅰ、不育胞质对杂交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J].
盛孝邦 .
华中农学院学报, 1982, (03) :1-13
[10]   水稻不同不育细胞质对杂种F1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J].
汤述翥 ;
顾铭洪 ;
张兆兰 ;
王才林 ;
陈建民 ;
陈宗祥 .
江苏农业学报, 1997, (02)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