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型杂种稻米品质性状的表现及遗传控制

被引:53
作者
李欣
汤述翥
印志同
朱毅华
王安民
莫惠栋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扬州
[2] 不详
[3] 泰州市农业委员会!江苏泰州
关键词
粳型杂种; 稻米品质; 遗传控制; 细胞质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 [按米的粘性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由 4个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与 7个恢复系配组的 2 4个粳型杂种的 9个品质性状的遗传表现 ,结果表明 :( 1)杂种粳米的品质性状表现普遍介于双亲之间 ,但粒宽和直链淀粉含量有较多的超高亲组合 ,糙米率和精米率有较多的超低亲组合。 ( 2 )杂种的整精米率、粒长、粒宽、垩白率、糊化温度 5个性状与不育系呈显著正相关 ;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 4个性状与恢复系呈显著正相关 ;除糊化温度和胶稠度外的其余 7个性状均与中亲值呈显著正相关。 ( 3)杂种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粒宽、垩白率的遗传表达主要决定于二倍体的母体基因型 ,而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的遗传表达主要由三倍体胚乳的基因型决定。 ( 4 )在栽培粳稻不同品种的细胞质之间以及不育胞质与可育胞质之间 ,并不普遍存在对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 ,但可因性状而有所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411 / 41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籼型杂种稻米品质性状的核外遗传效应 [J].
徐辰武 ;
敖雁 ;
莫惠栋 .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2) :38-39+41-42
[2]   籼型杂种稻米品质性状的表现及其与亲本的关系 [J].
敖雁 ;
徐辰武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7, (04) :24-28
[3]   我国稻米品质的改良 [J].
莫惠栋 .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04) :8-14
[4]   早稻杂交稻米质遗传的初步研究 [J].
陈玉虎 ;
潘晓飚 ;
屈为栋 ;
张云康 ;
闵捷 .
浙江农业科学, 1993, (02) :53-55
[5]   籼型杂交水稻稻米蒸煮品质、碾米品质及营养品质的细胞质遗传效应 [J].
易小平 ;
陈芳远 .
中国水稻科学, 1992, (04) :187-189
[6]   籼型杂交水稻品质性状的细胞质遗传效应研究——Ⅰ.稻米外观品质及氨基酸含量分析附视频 [J].
易小平 ;
陈芳远 .
广西农学院学报, 1991, (01) :25-32
[7]   籼型杂交稻与常规稻米质特性差异的研究 [J].
陈清泉 ;
宋光泉 ;
欧阳静仁 .
中国农业科学, 1991, (02) :43-50
[8]   稻米胶稠度单籽粒分析法 [J].
汤圣祥 ;
GS Khush. ;
BO Juliano .
中国水稻科学, 1990, (02) :55-55
[9]   水稻单粒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方法 [J].
李锐 ;
黄超武 .
广东农业科学, 1988, (05) :7-9
[10]   我国杂交水稻蒸煮与食用品质的研究 [J].
汤圣祥 .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05) :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