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信息茧房的多重因素及“破茧”路径

被引:226
作者
彭兰
机构
[1]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
关键词
信息茧房; 选择性心理; 算法; 媒介素养;
D O I
10.15897/j.cnki.cn51-1046/g2.20191230.001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信息茧房问题虽然因个性化推荐算法等技术的发展而日益成为研究热点,但它所指向的人们的选择性心理带来的信息视野狭窄以及观点、立场固化等,并非新的现象。从新媒体传播来看,人们的视野与其获取信息的路径以及相关的信息过滤机制相关,社交网络、平台、算法等都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固化人们的信息获取路径、强化人们的选择性心理,信息茧房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要破解信息茧房,同样需要依靠算法与平台的优化、信息供给侧的改进以及个体媒介素养提升等多方面的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8+73 +7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2]   “戳掉你的泡泡”——算法推荐时代“过滤气泡”的形成及消解 [J].
郭小安 ;
甘馨月 .
全球传媒学刊, 2018, 5 (02) :76-90
[3]   选择性注意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J].
王瑞 ;
冯宝莹 ;
黎明 .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 5 (09) :567-573
[4]   互联网传播环境下的选择性接触与偏轨接触 [J].
柳旭东 ;
李喜根 ;
刘洋 .
学海, 2017, (02) :123-129
[5]   新词探讨:回声室效应 [J].
胡泳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5, 22 (06) :109-115
[6]   科学传播的科学——科学传播研究的新阶段 [J].
贾鹤鹏 ;
刘立 ;
王大鹏 ;
任安波 .
科学学研究, 2015, 33 (03) :330-336
[7]   情绪场景图片的注意偏向:眼动研究 [J].
王敬欣 ;
贾丽萍 ;
黄培培 ;
白学军 .
心理科学, 2014, 37 (06) :1291-1295
[8]  
奖励影响注意选择的认知加工机制[J]. 范玲霞,齐森青,郭仁露,黄博,杨东.心理科学进展. 2014(10)
[9]  
消费行为领域中的调节定向[J]. 尹非凡,王詠.心理科学进展. 2013(02)
[10]   互联网推荐系统比较研究 [J].
许海玲 ;
吴潇 ;
李晓东 ;
阎保平 .
软件学报, 2009, 20 (02) :350-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