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11
作者
李凤博 [1 ]
蓝月相 [2 ]
徐春春 [1 ]
陈和义 [2 ]
周锡跃 [1 ]
方福平 [1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水稻研究所
[3] 不详
[4] 浙江省云和县农业局
[5] 不详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密度;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梯田;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2.01.038
中图分类号
S153.6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丘陵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丘陵地区土壤肥力培育和生产力提升提供技术参考。通过密集采样,分析东南丘陵水田、旱地、果园和茶园4种典型利用方式下耕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南丘陵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为4.14kg/m2,其变化受地形、土地利用方式及土壤化学性状等因素影响。海拔为200~800m时有机碳密度最高,平均为4.38kg/m2;坡度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表现为2°~6°>6°~15°>15°~25°>0~2°>25°以上;从坡向看,南北坡有机碳密度较高,东西坡较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密度果园>茶园>水田>旱地;水田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与缓效钾呈极显著负相关,旱地与速效磷和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果园与碱解氮和速效钾呈正相关,茶园仅与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21]   有机肥对紫色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J].
魏朝富,高明,谢德体,陈世正 .
土壤通报, 1995, (03) :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