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巷道蝶型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猜想

被引:26
作者
赵志强 [1 ]
马念杰 [1 ]
郭晓菲 [1 ]
赵希栋 [1 ]
夏永学 [2 ]
马振凯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2]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煤巷; 冲击地压; 塑性区; 蝶形; 突变;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6.0786
中图分类号
TD324 [冲击地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巷道围岩蝶形塑性区理论,分析了巷道围岩蝶形塑性区蝶叶瞬时急剧扩展的突变特征,提出了煤层巷道蝶型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猜想,认为煤巷冲击地压是由于巷道围岩蝶形塑性区的蝶叶瞬时爆炸式扩展引起的,阐明了该类型冲击地压形成、演化及发生的力学本质和物理过程。提出了蝶叶突变型冲击地压发生的必要与充分条件,建立了煤层巷道冲击地压判定准则,合理解释了巷道顶板冲击、底板冲击、煤帮冲击等不同类型的冲击地压发生机理。该猜想能够预见巷道冲击地压发生时必然产生至少1个、最多4个巨大的蝶叶塑性区的未知现象,可以获得煤巷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和预测的关键指标和可测参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689 / 269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的研究现状:机制、预警与控制 [J].
姜耀东 ;
赵毅鑫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 (11) :2188-2204
[2]   深部采动巷道顶板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J].
马念杰 ;
赵希栋 ;
赵志强 ;
李季 ;
郭晓菲 .
煤炭学报, 2015, 40 (10) :2287-2295
[3]   深部煤与瓦斯共采中的优质瓦斯通道及其构建方法 [J].
马念杰 ;
李季 ;
赵希栋 ;
赵志强 ;
刘洪涛 ;
贾后省 .
煤炭学报, 2015, 40 (04) :742-748
[4]   圆形巷道围岩偏应力场及塑性区分布规律研究 [J].
马念杰 ;
李季 ;
赵志强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5, 44 (02) :206-213
[5]   动静加载下组合煤岩破坏失稳的突变模型和混沌机制 [J].
刘少虹 .
煤炭学报, 2014, 39 (02) :292-300
[6]   我国煤炭开采中的冲击地压机理和防治 [J].
姜耀东 ;
潘一山 ;
姜福兴 ;
窦林名 ;
鞠杨 .
煤炭学报, 2014, 39 (02) :205-213
[7]   岩爆、冲击地压的定义、机制、分类及其定量预测模型 [J].
钱七虎 .
岩土力学, 2014, 35 (01) :1-6
[8]   煤岩冲击倾向性研究 [J].
齐庆新 ;
彭永伟 ;
李宏艳 ;
李纪青 ;
汪有刚 ;
李春睿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S1) (S1) :2736-2742
[9]   组合煤岩冲击倾向性特性试验研究 [J].
窦林名 ;
陆菜平 ;
牟宗龙 ;
张小涛 ;
李志华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6, (01) :43-46
[10]   煤岩体中储存能量与冲击地压孕育机理及预测方法的研究 [J].
邹德蕴 ;
姜福兴 .
煤炭学报, 2004, (02) :15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