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油田沙三上亚段储层物性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5
作者
孟庆芬 [1 ]
侯加根 [1 ]
程昌茹 [2 ]
徐芳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集团地质录井公司研究所
关键词
友谊油田; 沙三上亚段; 储层物性; 控制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岩心观察、沉积相分析基础上,利用岩心物性数据和生产资料,系统讨论了友谊油田沙三上亚段储层特征及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地质因素.认为友谊油田沙三上亚段储层为低孔特低孔、特低超低渗、细喉储层.纵向上随着深度增加,孔隙度具有减小趋势.沙三上亚段1小层对应次生孔隙发育带,储层物性最好;横向上由辫状沟道中心向沟道侧缘席状砂、沟道间,物性由好变差.储集性能的优劣主要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碳酸盐含量等多种因素控制,其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造成储层物性变差,而溶蚀作用对储层具有改造作用,提供有利储集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116 +1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济阳坳陷古近系储层孔隙类型与次生孔隙成因
    朱筱敏
    王英国
    钟大康
    张琴
    张枝换
    张善文
    吕希学
    [J]. 地质学报, 2007, (02) : 197 - 204+289
  • [2] 黄骅坳陷北大港构造带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框架和岩相古地理研究附视频
    宋琨
    范乐元
    朱文春
    刘伟
    朱筱敏
    [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5) : 24 - 28+33+90
  • [3] 北塘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沉积特征及储层的影响因素
    邓荣敬
    徐备
    漆家福
    张连雪
    王东林
    杨桦
    李建英
    张友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6, (03) : 230 - 236
  • [4] 鄂尔多斯盆地白于山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储层特征
    王宝清
    蒋继辉
    韩会平
    [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 1 - 5+5
  • [5]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南部沙三段储层沉积特征及含油气性分析
    鞠俊成
    张凤莲
    喻国凡
    于天才
    [J]. 古地理学报, 2001, (01) : 63 - 70
  • [6] 龙虎泡地区高台子油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岩孔隙演化的影响
    王宝清
    张荻楠
    刘淑芹
    周永炳
    金曙光
    [J]. 沉积学报, 2000, (03) : 414 - 418+423
  • [7] 黄骅坳陷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与孔隙分带性
    郑浚茂
    吴仁龙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4) : 268 -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