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区2457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研究

被引:22
作者
吴茜
倪林仙
李杨芳
赵明波
陈祝
樊茂
高丽
机构
[1] 昆明市儿童医院小儿内科
[2] 昆明市儿童医院中心实验室
关键词
病原菌; 小儿;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流行病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6 [小儿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不同年龄组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患儿细菌、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谱及病原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昆明地区2457例ALRI住院患儿,抽取鼻咽分泌物培养检测细菌病原;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IFA、B型)、副流感病毒(PIV1、2、3型)七种病毒抗原检测。结果2457例ALRI患儿标本中,检出阳性病原菌506株,阳性率20.6%(506/2 457);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病例587例,阳性率23.9%(587/2457);新生儿(出生~28d)、婴儿(~1岁)、幼儿(~3岁)、儿童(~18岁)组病原联检阳性率分别为56.6%、46.8%、41.7%、15.3%,呼吸道病原总阳性率44.5%(1093/2457);阳性病例中混合感染53例(婴儿49例),混合感染率4.8%(53/1093)。各年龄组细菌及病毒感染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细菌病原中革兰阴性菌占83.0%,前三位依次为大肠埃希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阴沟杆菌;病毒病原中RSV占阳性病毒株的86.0%,其他病毒病原呈散在流行。两年中未检出IFA病毒株。昆明地区小儿ALRI细菌感染无明显季节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具有明显季节性,高峰流行季节在每年7月至次年2月,流行季节持续近8个月,两年间夏季呼吸道病毒感染率存在差异。结论昆明地区各年龄组小儿ALRI的主要病原均以革兰阴性菌及RSV感染为主。年龄越小发病率及混合感染率越高;呼吸道病毒病原谱及流行季节存在地区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485 / 48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调查 [J].
杨锦红 ;
李向阳 ;
汪锋平 .
浙江临床医学, 2006, (06) :562-563
[2]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病毒病原学分析 [J].
王莉佳 ;
刘恩梅 ;
赵晓东 ;
蒋利萍 ;
罗晓菊 ;
杨锡强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5, (12) :735-737
[3]   温州地区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分析 [J].
陈小芳 ;
董琳 ;
李孟荣 ;
张正霞 ;
李昌崇 .
临床儿科杂志, 2005, (07) :454-456
[4]   上海地区小儿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J].
陆敏 ;
曾玫 ;
陆权 ;
顾兰琴 .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 (03) :152-155
[5]   昆明地区小儿非典型肺炎病原体临床实验研究 [J].
倪林仙 ;
吴倩 ;
樊茂 ;
宋顺祺 ;
陈祝 .
医学研究通讯, 2004, (10) :14-16
[6]   新生儿肺炎病原及临床研究 [J].
李莉 ;
秦雨春 ;
徐放生 ;
周专轩 ;
吴婉芳 .
新生儿科杂志, 2002, (06) :244-246+286
[7]   北京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因学研究 [J].
刘国荣 ;
申昆玲 ;
江载芳 ;
姚德秀 ;
刘亚谊 ;
买颖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1, (09) :537-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