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西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研究

被引:16
作者
袁伟
张志南
于子山
邓可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
[2] 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 山东青岛266003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养殖区; 丰度; 生物量; 胶州湾;
D O I
10.16441/j.cnki.hdxb.2006.s1.018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自2003年9月~2004年9月在胶州湾西北部养殖区内外隔月取样,共获得7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样品。用PRIMER软件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区内站位的丰度值、生物量及群落结构与外面站位差别较大,经相关检验站位之间差异显著,说明养殖区内因为养殖活动已经引起大型底栖生物的剧烈扰动;还发现胶州湾养西北部海域群落种类组成季节变化明显,与历史资料相比,棘皮动物数量明显减少,软体动物特别是菲律宾蛤仔是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的主要贡献种。根据LUSTER聚类和MDS标序的结果,把底栖生物群落划分为四大生物组。比较发现,胶州湾西北部及附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已经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底栖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分析认为,造成变动的原因可能是渔业活动的加剧和湾内水体污染的压力。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初探 [J].
李新正 ;
王洪法 ;
张宝琳 .
海洋与湖沼, 2005, (06) :49-55
[2]   胶州湾底栖软体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李宝泉 ;
李新正 ;
于海燕 ;
王洪法 ;
王金宝 ;
徐凤山 ;
张宝琳 .
海洋与湖沼, 2005, (03) :193-198
[3]   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生物量与资源评估 [J].
韩庆喜 ;
高雯芳 ;
李宝泉 ;
李新正 .
动物学杂志, 2004, (05) :60-62
[4]   海水养殖对海区水环境的影响 [J].
徐昕荣 ;
温琰茂 ;
舒廷飞 .
水产科技情报, 2003, (05) :204-206+235
[5]   大型多元统计软件PRIMER的方法原理及其在底栖群落生态学中的应用 [J].
周红 ;
张志南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58-64
[6]   胶州湾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变化 [J].
毕洪生 ;
孙松 ;
孙道元 .
海洋与湖沼, 2001, (02) :132-138
[7]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现状 [J].
李新正 ;
于海燕 ;
王永强 ;
帅莲梅 ;
张宝琳 ;
刘瑞玉 .
生物多样性, 2001, (01) :80-84
[8]   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初步研究——(二)生物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J].
张志南 ;
图立红 ;
于子山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0, (02) :45-52
[9]   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初步研究 (一)生物量 [J].
张志南 ;
图立红 ;
于子山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0, (01) :37-45
[10]  
海湾生态过程与持续发展[M]. - 科学出版社 , 焦念志等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