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进展

被引:24
作者
王莉霞
陈荣婕
许中媛
机构
[1] 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09.05.007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化专题研究];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030105 ;
摘要
近年来,关于如何建立有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法律机制,建构相应的规则体系和理念基石,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实务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在对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成果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以及我国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实践,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性质,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入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保护客体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等方面进行归纳与总结,进而提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采用或借鉴知识产权保护模式进行保护的前提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入现行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在现有法律框架基础上确立社区或族群作为知识产权主体的权利,以及采取"适度原则",在现行知识产权框架内创设一种"传统资源权"等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权保护 [J].
黄玉烨 .
中国法学, 2008, (05) :136-145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以知识产权保护为进路 [J].
蒋亮 .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8, (03) :83-85
[3]   在保护与发展的交织中探索——2008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J].
宋瑾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8, (03) :138-144
[4]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著作权保护的探讨 [J].
党和苹 ;
景浮英 .
法学杂志, 2008, (04) :123-126
[5]   中国畲族民俗文化法律保护研究——以福建宁德畲族聚居地为考察对象 [J].
方金华 .
中州大学学报, 2008, (03) :1-5
[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J].
刘新权 .
艺海, 2008, (03) :188-189
[7]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探析 [J].
邹敏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3) :123-127
[8]   瑞士保护传统产品的经验及对我国中药产品的启示 [J].
宋晓亭 .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 2008, (05) :28-32
[9]   民族工艺的法律保护模式探讨 [J].
王姝平 .
法制与社会, 2008, (11) :64-64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傩舞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策 [J].
吴行华 ;
肖海 .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8, (02) :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