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退耕还林综合区划

被引:5
作者
李世东
翟洪波
机构
[1] 国家林业局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综合区划; 中国;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4.05.001
中图分类号
S721 [造林计划与实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退耕还林工程涉及我国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各不相同的广大区域 ,只有基于科学的综合区划 ,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圆满成功。根据我国退耕还林工作的实际需要 ,研究以退耕还林工程的整个工程区 2 5个省 (区、市 )1897个县 (市、区、旗 )为研究对象 ,引入Matlab等先进理论和技术 ,横跨自然、经济、社会科学 3大领域 ,共获取原始数据 6 0 0 0 0多个 ,采用以定量为主 ,适当结合定性的方法 ,实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对退耕还林区划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于较高级别的分区 ,采用自上而下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于较低级别的分区 ,采用自下而上的、定量分析的方法 ,即以Matlab为平台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 (HCM )进行分区。建立了退耕还林类型区划体系 ,即大区 -区 -亚区 -小区 ,将退耕还林工程区区划为 4个大区、12个区、39个亚区、116个小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13 / 5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区划研究 [J].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肖寒 ;
苗鸿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2001, (01) :14-19
[2]   中国生态区划方案 [J].
傅伯杰 ;
刘国华 ;
陈利顶 ;
马克明 ;
李俊然 .
生态学报, 2001, (01) :1-6
[3]   中国西部生态区划及其区域发展对策 [J].
傅伯杰 ;
刘国华 ;
孟庆华 .
干旱区地理, 2000, (04) :289-297
[4]   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 [J].
倪健 ;
陈仲新 ;
董鸣 ;
陈旭东 ;
张新时 .
植物学报, 1998, (04) :83-95
[5]   自然地理区划问题探讨 [J].
李万 .
地理学报, 1987, (04) :376-381
[6]  
中国自然区划问题[J]. 任美鳄,杨纫章.地理学报. 1961(00)
[7]  
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M]. -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 2001
[8]  
中国自然区域及开发整治[M]. - 科学出版社 , 任美锷, 1992
[9]  
中国县情大全[M].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1992
[10]  
中国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M]. - 农业出版社 ,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