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转移因子的制备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7
作者
戴宗祥
刘少林
苏晔
张希平
杨茜
戴长柏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
关键词
脂质体; 转移因子; 逆相蒸发法; 正交试验设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43 [制剂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2 ;
摘要
以转移因子为包裹对象 ,探讨提高脂质体肽类药物的包封率和减缓渗漏率的方法和条件 ,以及制备过程对活性的影响 .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以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最佳配方组合 ,制备负电荷脂质体转移因子 .通过巨噬细胞吞噬试验和E -玫瑰花结试验比较不同剂型、不同给药途径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负电荷脂质体转移因子包封率和稳定性均比其他文献报道的有较大的提高 ,包封率 5次平均达 43% ,30d渗漏率 12 %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E -玫瑰花结试验显示 :制备过程对转移因子活性无显著影响 ;巨噬细胞吞噬试验表明 :不论注射或口服脂质体转移因子 ,均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脂质体转移因子的药效优于游离转移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466 / 4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多柔比星磷脂复合材料脂质体的制备 [J].
吴道澄 ;
席晓莉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1999, (01) :17-20
[2]   不同电荷载溶菌酶脂质体的构建及其性质研究 [J].
杨文利 .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1998, (02) :58-62
[3]   口服脂质体转移因子的制备及其活性 [J].
马红 ;
梁俊峰 ;
吴洁 ;
钟厚生 ;
郑昌学 .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1997, (03) :109-111
[4]   结晶天花粉蛋白脂质体的物理性质与止孕活性 [J].
张秀成 ;
李伟 ;
吴强 .
药学学报, 1993, (04) :290-295
[5]  
逆相蒸发法制备多层脂质体:结构和最佳包裹量[J]. Pidgeon C,谢星辉.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 1988(03)
[6]  
生物统计学[M]. 科学出版社 , 李春喜等编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