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内部贡献因素分解及对粮农收入增长影响实证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

被引:3
作者
姚增福
李全新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种植业; 粮农收入; 因素分解模型; 实证分析; 黑龙江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该文基于1986~2010年全国和黑龙江省有关种植业数据,首先运用结构贡献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了"八五"到"十一五"时期黑龙江省种植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因素,其次利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选取种植业总产值、种植业结构、粮食平均价格为解释变量计量分析了粮农收入贡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八五"到"十一五"时期黑龙江省种植业单位面积产量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种植业产值增长的贡献很小但有增强的趋势;价格对种植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很大,是种植业产值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但有起伏;总播种面积的贡献趋近于零。1986~2010年间黑龙江省种植业总产值、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粮农收入增加贡献较大,贡献分别为3.059 1和2.291 6,粮食价格对粮农收入增加贡献为-4.315 6。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提高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 [J].
罗光强 ;
邱溆 .
经济纵横, 2013, (03) :87-91
[2]   中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J].
赵波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1) :85-90
[3]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进步与效率损失测度——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与省际数据分析 [J].
姚增福 ;
郑少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 12 (06) :24-28
[4]   种植大户生产行为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TPB理论和黑龙江省378户微观调查数据 [J].
姚增福 ;
郑少锋 .
农业技术经济, 2010, (08) :27-33
[5]   中部粮食主产区现代粮农培育问题研究——基于河南省农户的分析 [J].
关付新 .
农业经济问题, 2010, 31 (07) :69-77+111
[6]   现代化农业技术效率进步贡献与损失测度——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与黑龙江垦区数据分析 [J].
安增龙 ;
姚增福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0 (03) :23-27
[7]   中国种植业增长与贡献因素分析 [J].
周宏 .
中国农村经济, 2008, (01) :4-11
[8]   鲁西北地区农户种植业收入驱动因素分析 [J].
邵晓梅 ;
许月卿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5, (04) :33-38
[9]   种植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 [J].
杨礼胜 .
农业技术经济, 2004, (02) :67-71
[10]   基于比较优势的种植业区域结构调整 [J].
唐华俊 ;
罗其友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1, (05) :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