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工业碳生产力研究

被引:6
作者
姚西龙
于渤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工业; 碳生产力; 技术效应; 结构效应;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1.11.009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利用转换份额分析法将技术进步与行业结构变动从碳生产率中分解出来,测度了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动对工业碳生产力的作用,并将两者进行比较。实证结果表明,在1999年至2009年期间,工业的结构效应与碳生产力呈负相关关系,各个行业技术进步效应对碳生产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各个行业的结构效应又有所不同,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的结构效应则对碳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658 / 16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低碳技术发展对中国实现减排目标的作用 [J].
石敏俊 ;
周晟吕 .
管理评论, 2010, 22 (06) :48-53+47
[2]   人口、经济和技术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基于动态面板模型 [J].
李国志 ;
李宗植 .
人口研究, 2010, 34 (03) :32-39
[3]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 [J].
朱勤 ;
彭希哲 ;
陆志明 ;
吴开亚 .
资源科学, 2009, 31 (12) :2072-2079
[4]   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 [J].
宋德勇 ;
卢忠宝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3) :18-24
[5]   中国CO2排放趋势的经济分析 [J].
冯相昭 ;
邹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43-47
[6]   中国碳排放特征及其动态演进分析 [J].
胡初枝 ;
黄贤金 ;
钟太洋 ;
谭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38-42
[7]  
Decomposition of energy-related CO 2 emission over 1991–2006 in China[J] . Ming Zhang,Hailin Mu,Yadong Ning,Yongchen Song.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9 (7)
[8]   International energy R&D spillovers and the economics of greenhouse gas atmospheric stabilization [J].
Bosetti, Valentina ;
Carraro, Carlo ;
Massetti, Emanuele ;
Tavoni, Massimo .
ENERGY ECONOMICS, 2008, 30 (06) :2912-2929
[9]   Measuring the value of induced technological change [J].
Gerlagh, Reyer .
ENERGY POLICY, 2007, 35 (11) :5287-5297
[10]   Impact assessment of emissions stabilization scenarios with and without induced technological change [J].
Kemfert, Claudia ;
Truong, Truong .
ENERGY POLICY, 2007, 35 (11) :5337-5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