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山区人工红松林小气候的影响特征研究

被引:6
作者
温亮
机构
[1] 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
关键词
森林小气候; 红松; 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1.247 [红松];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采用对林外和林内小气候定位观测的实验方法,以辽东半岛站2013年9月—2014年8月的观测数据为基础,从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降雨量、土壤温度(土壤深度:5cm、10cm、20cm、40cm、80cm)等因子对草河口人工红松林林外林内的小气候要素差异性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保温作用:林内对环境温度影响效果平均在4%左右;林外温度越是向极端情况发展时,影响的效果越显著;在不同土壤深度中,林内的各个土层温度都减小了土壤的温度变化;保湿作用:林内月平均湿度基本高于林外;林内平均提高环境湿度5%左右;林内外的湿度白天低于晚上,成U字形曲线;当外界湿度达到70%以上时,红松林有提高湿度的作用;当外界湿度低于80%时,红松林有降低湿度的作用;防风作用:红松林影响空气地表层的风速明显,平均降低35.5%的风速;涵养水源:林木生长的最旺盛期时对林外降雨影响效果是最明显的,减少降雨量在70%以上。红松生长的最旺盛期时对林外降雨影响效果是最明显的,减少降雨量在70%以上;林木对于降水的影响表现为:森林能增加大气的垂直降水;森林可以减少地表迳流;森林能增加水平降水。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8+80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川西亚高山白桦林内空气和土壤温度动态 [J].
李德文 ;
兰立达 .
四川林业科技, 2005, (02) :27-32
[2]   暖温带山地森林的小气候研究 [J].
李海涛 ;
陈灵芝 .
植物生态学报, 1999, (02) :44-52
[3]   樟树人工林内和林内空地土壤温度分布的研究 [J].
吴湘雄 ;
康文星 ;
傅强 ;
宿少峰 ;
王灿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2 (05) :113-119
[4]   杭州常绿阔叶林对林内近地层温度和湿度的调节效应 [J].
陈国瑞,李天佑,俞益武,蒋秋怡 .
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4, (02) :151-158
[5]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小气候特征的初步观测 [J].
刘学勤 ;
梁凤玉 ;
王丽生 ;
王桂香 ;
徐彦 .
山西林业科技, 1988, (04) :6-10
[6]   杨树林带小气候 [J].
洪启法 .
林业科学, 1981, (01) :96-104
[7]   川西亚高山白桦林小气候的时空动态特征 [J].
张远彬 ;
王开运 ;
鲜骏仁 ;
胡庭兴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6, (03) :297-303
[8]   热带地区林內和林外的能量平衡与小气候的比較 [J].
盧其堯 .
林业科学, 1964, (01) :45-54
[9]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小气候调节效应 [J].
欧阳旭 ;
李跃林 ;
张倩媚 .
生态学杂志, 2014, 33 (03) :575-582
[10]   北京山区侧柏林林内降雨的时滞效应 [J].
史宇 ;
余新晓 ;
张佳音 .
生态学报, 2013, 33 (13) :4199-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