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5 条
湖泊生态恢复的基本原理与实现
被引:96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湖泊生态恢复;
水生植物;
环境改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前我国湖泊污染及富营养化问题非常严重。湖泊治理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恢复水生植物,通过草型湖泊生态系统的培植来达到控制富营养化和净化水质的目的。但是,迄今为止,只有在局部水域或滨岸地区获得成功,恢复的水生植物主要是挺水植物或漂浮植物。鲜有全湖性的水生植物恢复和生态修复成功的例子。原因是对湖泊生态系统退化及其修复的机理了解甚少。实际上,环境条件不同决定了生态系统类型的不同,只有通过环境条件的改变才能实现生态系统的转变。利用草型湖泊生态系统来净化水质,其实质是利用生态系统对环境条件的反馈机制。但是,这种反馈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其环境条件,因此其作用是有限的,不宜过分夸大。以往许多湖泊生态修复的工作之所以鲜有成功的例子,原因就是过于注重水生植物种植本身,而忽视了水生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的分析和改善。实施以水生植物恢复为核心的生态修复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就富营养化湖泊生态恢复而言,这些环境条件包括氮磷浓度不能太高,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应该去除,风浪不能太大以免对水生植物造成机械损伤,水深不能太深以免影响水生植物光合作用,鱼类种群结构应以食肉性鱼为主等等。因此,在湖泊污染很重或者氮磷负荷很高的情况下,寻求以沉水植物为核心的湖泊生态恢复来改善水质是不切实际的。为此,提出湖泊治理应该遵循先控源截污、后生态恢复,即先改善基础环境,后实施生态恢复的战略路线。
引用
收藏
页码:4848 / 485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 [1] 太湖水源地水质净化的生态工程试验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1) : 5 - 1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尹澄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徐在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2] 沉积物再悬浮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1) : 18 - 22谢贻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正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谢贵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 [3] 太湖梅梁湾水源地通过生态修复净化水质的试验[J]. 中国水利, 2006, (17) : 23 - 2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宋玉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城市富营养化湖泊生态恢复——南京莫愁湖物理生态工程试验[J]. 湖泊科学, 2006, (03) : 218 - 22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世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太湖沉积物悬浮的动力机制及内源释放的概念性模式[J]. 科学通报, 2003, (17) : 1822 - 183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胡维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罗敛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张金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6] 武汉东湖水生植被现状调查及群落演替分析[J]. 重庆环境科学, 2003, (08) : 54 - 58+62吴振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德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邱东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刘保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7] 太湖水体光学衰减系数的分布及其变化特征[J]. 水科学进展, 2003, (04) : 347 - 353张运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秦伯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陈伟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杨顶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季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8] 固城湖冬季生物资源现状及环境质量与资源利用评价[J]. 湖泊科学, 2002, (03) : 283 - 28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范成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贤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胡本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邢益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张贵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10]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生态工程[J].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4) : 590 - 592孙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国家草地生态工程实验室!长春盛连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国家草地生态工程实验室!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