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毛苕子对次生盐碱地抑盐效应的研究
被引:46
作者:
蔺海明
贾恢先
张有福
郭晔红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毛苕子;
次生盐碱地;
盐离子;
可溶性盐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6 [土壤改良];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不同密度毛苕子(Viciavillosa)处理的可溶性盐分及盐分离子,研究了毛苕子对次生盐碱地的抑盐效应。结果表明:在0~100cm的土层中,高、中和低密度毛苕子地的平均可溶性盐分分别较对照降低78.5%,74.7%,71.1%;各处理间的平均可溶性盐分和对照比差异达极显著(SSR0.01);可溶性盐分降低最显著的是0~20cm土层;毛苕子对可溶性盐分和盐离子层次分布影响结果是形成表层高—中层低—下层高的态势;随总可溶性盐分量的减少,盐分离子组成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毛苕子能显著增大盐碱地的K+/Na+;不同密度毛苕子处理的K+、Na+、Ca2+、Mg2+、Cl-规律性较好而SO42-欠佳。毛苕子改良盐碱地可开发盐地草产业,生态、经济效益俱佳,在西部内陆区次生盐碱地开发中具有广泛的农学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2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