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类监管与当量协同的碳市场框架设计方案

被引:15
作者
薛禹胜
黄杰
王放
张萃云
钱锋
机构
[1]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能源领域的信息物理社会系统; 气候变化; 碳排放; 碳抵消; 碳市场; 当量协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为尽快实现净零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在碳源减排及碳汇增容2个方面取得更具变革性的突破。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多种减排措施,其成本及效果均有较大差异,当前碳市场研究已为不同减排行为提供差异化的商品种类和激励力度,但如何具体确定并落实差异化激励力度以及如何协同不同商品种类间的交易流通,目前还缺乏统一分析框架和决策支撑方法。在能源领域的信息物理社会系统视角下讨论碳市场的调控机制设计,在详细剖析碳减排行为的多重属性及其交互机理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碳市场不同商品间的交互框架,即商品内部遵循各自市场规律分类监管,商品间通过多层当量实现协调,注重碳减排和碳抵消行为的多重效益,规避由于刚性链接、离散调控、多头调控等问题所产生的市场冲击及市场振荡。通过基于混合仿真的沙盘推演,支撑碳市场架构设计及调控决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中国碳排放权抵消机制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朱晓静.吉林大学.2016, 09
  • [2] IPCC 1.5℃特别报告发布,温室气体减排新时代的标志
    姜克隽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 14 (06) : 640 - 642
  • [3] 碳市场风险的分析与控制 (二)沙盘推演
    蒋超
    薛禹胜
    黄杰
    宋晓芳
    钱锋
    [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8, 42 (14) : 1 - 7+31
  • [4] 碳市场风险的分析与控制 (一)框架设计
    黄杰
    薛禹胜
    蒋超
    薛峰
    钱锋
    [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8, 42 (12) : 11 - 18
  • [5] Special report on global warming of 1.5℃...https://unfccc.int/topics/science/workstreams/cooperationwith-the-ipcc/ipcc-special-report-on-global-warming-of- 15-deg.2019,
  • [6] 中国碳市场发展报告.[M].吴力波;段茂盛.人民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