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岩石圈动力学概要

被引:15
作者
马杏垣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亚板块; 运动矢量; 构造块体; 块体运动; 构造变形; 地壳结构; 岩石圈板块; 上地幔; 地热流值; 构造应力场; 地堑系; 走滑断裂; 走滑断层;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本文是1:400万“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说明书的节要。它对我国现今活动着或在新生代活动过的地质和地球物理作用过程作了综合概括,重点是板内现象,并从板块构造作用基本过程上对它们加以解释。 中国的岩石圈很不均匀。其动力学涉及8个活动亚板块和有关的17个构造块体的性质、它们的相对运动和构造应力场、以及新构造变形的特征。阐明了我国岩石圈现今运动和变形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大陆和边缘海的上地幔P波速度结构 [J].
宋仲和 ;
安昌强 ;
陈立华 ;
仇志荣 .
地震学报, 1986, (03) :263-274
[2]   对我国现代板内运动状况的初步探讨 [J].
丁国瑜 ;
卢演俦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6, (18) :1412-1415
[3]   我国东北与华北上地幔某些物理状态特征的比较:来自幔源包体的信息 [J].
何永年 ;
林传勇 ;
史兰斌 .
中国地震, 1986, (02) :18-25
[4]   松辽盆地大地热流 [J].
吴乾蕃 ;
谢毅真 .
地震地质, 1985, (02) :59-64
[5]   中国地壳厚度及上地幔密度分布(三维重力反演结果) [J].
冯锐 .
地震学报, 1985, (02) :143-157
[6]   中国东部大陆的地震构造应力场 [J].
汪素云 ;
许忠淮 .
地震学报, 1985, (01) :17-32
[7]   海城震区的深部地球物理探测 [J].
卢造勋 .
中国地震, 1985, (01) :58-67
[8]   华北北部地区地壳上地幔构造及其与新生代构造活动的关系 [J].
刘国栋 ;
刘昌铨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2, (12) :1132-1140
[9]   用瑞利波研究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壳分层结构及QR值 [J].
朱碚定 ;
梁尚鸿 ;
李白基 .
地球物理学报, 1982, (04) :324-332
[10]   在重力作用下的我国西南地区地壳物质流 [J].
周玖 ;
黄修武 .
地震地质, 1980, (04)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