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层构造对土壤硬度和含水量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刘武仁 [1 ]
郑金玉 [1 ]
罗洋 [1 ]
郑洪兵 [1 ,2 ]
李瑞平 [1 ]
李伟堂 [1 ]
机构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玉米; 耕层构造; 土壤紧实度; 土壤含水量;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3.06.022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吉林省中部黑土区通过构造不同类型耕层,探讨不同耕层构造对土壤硬度和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硬度0~20 cm波动较大,21~45 cm趋于平缓。各处理平均值比较,垄作苗紧行紧土壤最紧实,其次是平作苗紧行紧和传统耕作方式(P<0.05)。土壤含水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0~30 cm呈增加趋势变化,31~60 cm呈降低趋势。苗紧行松处理含水量在土壤各深度均高于传统耕法,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苗紧行松耕作有效降低土壤硬度,提高土壤含水量,土壤结构改善,耕层土壤水气协调。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耕作方式对黑土硬度和容重的影响[J]. 陈学文,张晓平,梁爱珍,贾淑霞,时秀焕,范如芹,魏守才.应用生态学报. 2012(02)
[2]   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保护性耕作的根系和光分布特征研究 [J].
刘朝巍 ;
张恩和 ;
谢瑞芝 ;
刘武仁 ;
李少昆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 (02) :203-209
[3]   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J].
刘爽 ;
何文清 ;
严昌荣 ;
刘勤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 (02) :65-70
[4]   中耕深松技术保水能力试验研究 [J].
孙东越 .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07, (06) :31-32
[5]   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的研究 [J].
刘武仁 ;
郑金玉 ;
罗洋 ;
李伟堂 ;
冯艳春 .
吉林农业科学, 2007, (02) :8-10+13
[6]   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初探 [J].
王维忠 ;
李明金 .
农业装备技术, 2006, (06) :14-15
[7]   黑土土壤质量演变初探I——不同开垦年限黑土主要质量指标演变规律 [J].
汪景宽 ;
王铁宇 ;
张旭东 ;
关连珠 ;
王秋兵 ;
胡洪祥 ;
赵永存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1) :43-47
[8]  
土壤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黄昌勇主编, 2000
[9]  
Soil structure and management: a review[J] . C.J. Bronick,R. Lal.Geoderma . 2004 (1)
[10]  
Short-term tillage effects on soil cone index and plant development in a poorly drained, heavy clay soil[J] . Y. Chen,C. Cavers,S. Tessier,F. Monero,D. Lobb.Soil & Tillage Research . 2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