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保护性耕作的根系和光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33
作者:
刘朝巍
[1
,2
]
张恩和
[1
]
谢瑞芝
[2
]
刘武仁
[3
]
李少昆
[2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3]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保护性耕作;
宽窄行种植;
根系分布;
透光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探明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玉米产量变化的原因,在2007—2008年设置大田试验,比较研究了宽窄行和均匀垄两种耕作方式下玉米光合有效辐射和根系分布等指标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深松后(6月25日—9月20日),宽窄行处理的土壤紧实度低于均匀垄处理,降低25.17%52.04%,在0~45 cm不同土层间平均降低14.08%53.16%,差异最大值出现在11~20 cm土层。在0~45 cm土层,均匀垄处理的根系干重在乳熟期和成熟期显著高于宽窄行处理,分别高13.47%和29.62%;但在根系垂直分布中,宽窄行比均匀垄处理显著增加了根系在深层土壤所占的比例,在15~30 cm土层,宽窄行和均匀垄处理在吐丝期、乳熟期和成熟期根系分布比例分别为6.59%、8.21%、9.00%和5.21%、7.48%、5.42%,在30~45 cm土层分别为2.30%、2.61%、3.24%和1.62%、2.53%、2.09%;不同品种和当年的降雨情况均会影响宽窄行模式下根系的生长。均匀垄处理中部透光率整体上低于宽窄行处理,6月18日、7月24日、8月29日宽窄行底部透光率分别比均匀垄处理高16.12%、5.15%、4.95%,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提高种植密度将有利于宽窄行处理截获更多的光合有效辐射,从而提高群体的光能利用率。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0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