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凋落物的生态水文功能

被引:31
作者
周丽丽 [1 ,2 ]
蔡丽平 [1 ,2 ]
马祥庆 [1 ,2 ]
吴鹏飞 [1 ,2 ]
侯晓龙 [1 ,2 ]
陈奶莲 [1 ,2 ]
刘春华 [3 ]
蒋宗垲 [3 ]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2] 福建杉木研究中心
[3] 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
关键词
杉木; 凋落物现存量; 持水特性; 失水特性;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2.05.032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对福建三明莘口教学林场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进行凋落物现存量、持水特性及失水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凋落物的现存量表现为老龄林(3.47t/hm2)>中龄林(2.24t/hm2)>幼龄林(1.53t/hm2)。凋落物持水量表现为老龄林>中龄林>幼龄林;最大持水量表现为老龄林(11.8t/hm2)>中龄林(7.73t/hm2)>幼龄林(4.24t/hm2);最大持水率表现为中龄林(477.48%)>幼龄林(376.57%)>老龄林(291.98%);最大失水量表现为老龄林(4.29t/hm2)>中龄林(2.91t/hm2)>幼龄林(1.71t/hm2);最大失水率表现为中龄林(129.90%)>老龄林(124.15%)>幼龄林(112.04%)。凋落物层吸水速率均表现在前0.5h内最快,说明凋落物层具有快速拦截地表径流的作用。凋落物的持水量、持水率、失水量、失水率与时间之间的最佳拟合关系式为W=a+bln t;吸水速率、失水速率与时间之间的最佳拟合关系式为V=atb。老林龄杉木凋落物层具有现存量大、持水量大、吸水速率强等特点,具有较强的生态水文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249 / 2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不同林龄秃杉人工林凋落物储量及其持水特性 [J].
何斌 ;
黄承标 ;
韦家国 ;
莫限农 ;
韦明宝 ;
荣薏 ;
陈玉萍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7 (03) :44-46
[2]   三种阔叶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 [J].
彭耀强 ;
薛立 ;
曹鹤 ;
任向荣 ;
梁丽丽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5) :189-191+200
[3]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枯落物层持水特性研究 [J].
龚伟 ;
胡庭兴 ;
王景燕 ;
宫渊波 ;
冉华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3) :51-55
[4]   不同林分枯落物层的水文生态功能 [J].
张振明 ;
余新晓 ;
牛健植 ;
鲁绍伟 ;
宋维峰 ;
刘秀萍 ;
张颖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3) :139-143
[5]   华南典型人工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 [J].
薛立 ;
何跃君 ;
屈明 ;
吴敏 ;
徐燕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3) :315-321
[6]   不同栽植代数杉木林凋落物特性的比较 [J].
刘爱琴 ;
林开敏 ;
范少辉 ;
马祥庆 ;
盛炜彤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 (05) :585-590
[7]   杉木林凋落物产量、分解率与储量的关系 [J].
何宗明 ;
陈光水 ;
刘剑斌 ;
谢锦升 ;
陈银秀 ;
杨玉盛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3, (04) :352-356
[8]   欧亚大陆地上森林凋落物的研究(英文) [J].
刘春江 ;
杨玉盛 ;
马祥庆 .
JournalofForestryResearch, 2003, (01) :27-34+93
[9]   中国亚热带地区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生物量、凋落物及养分流(英文) [J].
马祥庆 ;
刘春江 ;
Ilvesniemi Hannu ;
Carl J.Westman ;
刘爱琴 .
JournalofForestryResearch, 2002, (03) :165-170+250
[10]   长江上游亚高山峨眉冷杉林地被物层界面水分传输规律研究 [J].
赵玉涛 ;
余新晓 ;
张志强 ;
程根伟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3) :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