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残留物分析在考古中的应用

被引:31
作者
杨益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关键词
残留物分析; 古代DNA; 淀粉粒; 蛋白质; 脂类; 炭化物; 酒; 陶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54.2 [古物鉴定];
学科分类号
060106 ;
摘要
动植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它的利用是人类适应、改造和征服自然的物质基础,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与之相关,因而动植物及其制品的残留物分析能提供古代社会丰富的信息。残留物分析重点在于从残留物中提取有机物,利用科学检测手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来判断残留物来源,从而了解古代动植物的加工、利用和相关载体的功能等。本文从DNA、淀粉粒、蛋白质、脂类、炭化物和酒等六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残留物分析的方法和进展,希望能促进残留物分析在中国的开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绛县倗国墓地铜簋的残留物分析 [J].
杨益民 ;
金爽 ;
谢尧亭 ;
黄文川 ;
王昌燧 .
华夏考古, 2012, (03) :67-71
[2]   西周倗国墓地出土荒帷印痕的科技分析 [J].
马颖 ;
杨益民 ;
宋建忠 ;
吉琨璋 ;
王昌燧 .
中原文物, 2009, (01) :102-105+112
[3]   出土青铜酒器残留物分析的尝试 [J].
杨益民 ;
郭怡 ;
马颖 ;
王昌燧 ;
谢尧亭 .
南方文物, 2008, (01) :108-110+107
[4]   植物淀粉粒分析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J].
杨晓燕 ;
吕厚远 ;
夏正楷 .
考古与文物, 2006, (03) :87-91
[5]   克孜尔石窟壁画胶结材料的HPLC分析 [J].
苏伯民 ;
真贝哲夫 ;
胡之德 ;
李最雄 .
敦煌研究, 2005, (04) :57-61+116
[6]   中国若干考古遗址的古食谱分析 [J].
胡耀武 ;
王昌燧 .
农业考古, 2005, (03) :49-54+64
[7]   粟、黍和狗尾草的淀粉粒形态比较及其在植物考古研究中的潜在意义 [J].
杨晓燕 ;
吕厚远 ;
刘东生 ;
韩家懋 .
第四纪研究, 2005, (02) :224-227
[8]   考古器物的残余物分析 [J].
吕烈丹 .
文物, 2002, (05) :83-91
[9]   The Byzantine wall paintings from the protaton church on Mount Athos, Greece: tradition and science [J].
Daniilia, Sister ;
Tsakalof, Andreas ;
Bairachtari, Kyriaki ;
Chryssoulakis, Yannis .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007, 34 (12) :1971-1984
[10]   Pollen analysis of the contents of excavated vessels -: direct archaeobotanical evidence of beverages [J].
Rösch, M .
VEGETATION HISTORY AND ARCHAEOBOTANY, 2005, 14 (03) :17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