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借贷利率管制法治进路的检讨与选择

被引:48
作者
廖振中
高晋康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利率管制; 高利贷; 金融抑制; 声音隔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8 [金融法];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1201 ; 020204 ;
摘要
现行以《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为中心的民间借贷利率管制进路源于相关机构及法律50年来对民间金融的负面道德评价和金融抑制。该进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制止了"金融三乱",但在当前民营经济与民间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其扭曲资金市场配置、导致逆向选择、妨碍竞争的缺陷日渐凸出,已成为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障碍。当前民间金融市场需求与管制进路之间产生了明显的声音隔离效应,而管制本身却仍在强化。我国未来的民间借贷利率管制法治进路应当主动摆脱对利息的道德偏见,构建以《放贷人条例》为核心的监管制度,推行分类引导、动态调整的民间利率管制体系,实现行政事前监管与事后司法监督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正规金融利率的市场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1]  
小银行应是穷国金融体系支柱 .2 林毅夫. 参考消息 . 2009
[22]  
反思高利贷与民间金融 .2 陈志武. 北方经济时报 . 2005
[23]  
Defense of Usury .2 Jeremy Bentham. Routledge/Toemmes Press . 1992
[24]   高利贷行为如何处理之我见 [J].
毕耀庭 .
法学, 1986, (06) :24-25